在有些時候,我們的華碩主板不認硬盤,這是怎么回事呢?我們該怎么去解決這個問題呢?那么下面就由小編來給你們說說吧,希望可以幫到你們哦!
1)如果故障是在新裝機或新加裝硬盤、光驅以及其它IDE設備導致的,請先檢查硬盤主從跳線設置是否設置錯誤,主從跳線設置不當會導致系統不能正確識別安裝在同一IDE接口上的兩臺IDE設備。
2)Bios不能識別硬盤,先試試系統是否能從軟驅起動,如軟驅也不能啟動系統,很可能是主板和電源故障。
3)如果軟驅能啟動系統,系統還是不能識別硬盤,一般是硬件故障造成的,請打開機箱,開機聽聽硬盤是否轉動,轉動聲是否正常,如硬盤未轉動請檢查硬盤電源線(大四針插頭,四根連線顏色為黃、黑、黑、紅)是否插好,可換一只大四針插頭、拔出硬盤數據排線試試,如硬盤還是不轉或轉動聲不正常,可確定是硬盤故障。
4)如果硬盤轉動且轉動聲正常,檢查硬盤數據排線是否斷線或有接觸不良現象,最好換一根好的數據線試試。
5)如果數據排線無故障,檢查硬盤數據線接口和主板硬盤接口是否有斷針現象或接觸不良現象,如有斷針現象,請接通斷針。
6)如果系統還是無法識別硬盤,請有另一臺機器上檢查硬盤,可確認是否是硬盤故障,如是硬盤故障,請更換或維修硬盤。
7)在另一臺機器上檢查硬盤確認硬盤完好,應進一步檢查主板。可將去掉光驅和第二硬盤,將硬盤插在主板IDE2接口試試;如果去掉光驅和第二硬盤系統能夠啟動,故障原因是電源功率容量不足;如果將硬盤插在主板IDE2接口BIOS能識別硬盤,則是主板IDE1接口損壞。
8)如果主板兩只IDE接口均損壞,可外接多功能卡連接硬盤,使用多功能卡連接硬盤必須修改CMOS參數,禁止使用主板上(ON BOARD)的IDE接口。
9)經上述檢查還是無法排除故障,請更換或維修主板。
1、 CMOS引起的故障
CMOS中的硬盤類型正確與否直接影響硬盤的正常使用。現在的機器都支持"IDE Auto Detect"的功能,可自動檢測硬盤的類型。當硬盤類型錯誤時,有時干脆無法啟動系統,有時能夠啟動,但會發生讀寫錯誤。比如CMOS中的硬盤類型小于實際的硬盤容量,則硬盤后面的扇區將無法讀寫,如果是多分區狀態則個別分區將丟失。還有一個重要的故障原因,由于目前的IDE都支持邏輯參數類型,硬盤可采用
"Normal,LBA,Large"等,如果在一般的模式下安裝了數據,而又在CMOS中改為其它的模式,則會發生硬盤的讀寫錯誤故障,因為其映射關系已經改變,將無法讀取原來的正確硬盤位置。
2、 主引導程序引起的啟動故障
主引導程序位于硬盤的主引導扇區,主要用于檢測硬盤分區的正確性,并確定活動分區,負責把引導權移交給活動分區的DOS或其他操作系統。此段程序損壞將無法從硬盤引導,但從軟驅或光驅啟動之后可對硬盤進行讀寫。修復此故障的方法較為簡單,使用高版本DOS的FDISK最為方便,當帶參數/mbr運行時,將直接更換(重寫)硬盤的主引導程序。實際上硬盤的主引導扇區正是此程序建立的,FDISK.EXE之中包含有完整的硬盤主引導程序。雖然DOS版本不斷更新,但硬盤的主引導程序一直沒有變化,從DOS
3.x到Windos 95的DOS,只要找到一種DOS引導盤啟動系統并運行此程序即可修復。
3、 分區表錯誤引發的啟動故障
分區表錯誤是硬盤的嚴重錯誤,不同的錯誤程度會造成不同的損失。如果是沒有活動分區標志,則計算機無法啟動。但從軟驅或光驅引導系統后可對硬盤讀寫,可通過FDISK重置活動分區進行修復。 如果是某一分區類型錯誤,可造成某一分區的丟失。分區表的第四個字節為分區類型值,正常的可引導的大于32MB的基本DOS分區值為06,而擴展的DOS分區值是05。很多人利用此類型值實現單個分區的加密技術,恢復原來的正確類型值即可使該分區恢復正常。分區表中還有其它數據用于記錄分區的起始或終止地址。這些數據的損壞將造成該分區的混亂或丟失,可用的方法是用備份的分區表數據重新寫回,或者從其它的相同類型的并且分區狀況相同的硬盤上獲取分區表數據。
恢復的工具可采用NU等工具軟件,操作非常方便。當然也可采用DEBUG進行操作,但操作繁瑣并且具有一定的風險。
4、 分區有效標志錯誤的故障
在硬盤主引導扇區中還存在一個重要的部分,那就是其最后的兩個字節:"55aa",此字節為扇區的有效標志。當從硬盤、軟盤或光盤啟動時,將檢測這兩個字節,如果存在則認為有硬盤存在,否則將不承認硬盤。此處可用于整個硬盤的加密技術,可采用DEBUG方法進行恢復處理。另外,當DOS引導扇區無引導標志時,系統啟動將顯示為:" Mmissing Operating System"。方便的方法是使用下面的DOS系統通用的修復方法。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