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設行業,手感一直是玩家最為熱衷和提及的關鍵字,這也成為了衡量一款外設好壞的主要標準之一。可和其他DIY硬件可以通過軟件進行客觀的性能分析和測試不同的是,外設產品的手感完全是個人的體驗和感受,很難通過一個客觀的數值進行準確恰當的描述。
cherry軸和box軸區別對比:
或許有人質疑道,難道鍵程長短還不夠客觀嗎?的確,在外設產品中尤其是軸體鍵程長短,確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衡量和描述軸體帶來的不同體驗,可不同軸體之間鍵程長短的差異可能僅有幾十毫米,且不說普通用戶難以察覺,即使是專業玩家也得通過大量的實踐和比對,才能準確察覺不同軸體的手感差異。
或許,正是因為手感差異的難以描述和把控,外設手感又被外界戲稱為“玄學”。雖然這個稱號充滿了戲謔和嘲諷,可依舊不會動搖筆者對于外設手感的研究和體驗,索性從今天開始,不定期更新機械鍵盤手感玄學系列,和大家一起探討關于機械鍵盤手感方面的問題,當然其中還會摻雜著機械鍵盤軸體、工藝等其他方面的內容。
BOX青軸
cherry青軸
好了,話不多說,今天第一期手感玄學,由于時間倉促準備的不夠充分,就從手上簡單的產品出發,和大家一起聊聊cherry青軸和凱華青軸之間的異同。
鑒于外設手感千人千面,以下內容僅僅是筆者自身對于軸體手感的理解,若有不同看法,歡迎理性指教。
01相同之處:機械結構不變
作為前幾年相當紅火的國產軸體代表,凱華生產的BOX軸體,從cherry軸體機械結構中進行了繼承和改良,尤其是在青軸部分,在設計上更是比傳統的cherry青軸多出2個部件,讓box軸的青軸產品內部設計更加復雜和精細。
cherry青軸
眾所周知,在軸體內部任何一個零部件的改動和重新設計,對于鍵盤手感的影響都是成倍數增加的,更何況是在內部多出了兩個部件,這就更加使得box青軸和cherry青軸之間的手感差異更加顯著了。
02不同之處:內部設計天差地別,手感區分度更加強烈
在這個部分,我們將先分析box青軸和cherry青軸的結構不同,接著從手感的角度去感受二者的不同。
結構設計的不同
結構方面,幾乎當下的主流軸體都是遵循cherry軸的機械結構,并在cherry的機械結構上進行優化和演變,而由凱華生產的box青軸也不例外,同樣是cherry軸機械結構的基礎上進行了本地化創新。
創新的主要方向就是極簡,將復雜的功能進行簡化。
和傳統的cherry青軸相比,box青軸的設計更加突出簡化,從內部的結構就可以看出,box青軸體的主要特點便是,在軸體內部的幾大區域是獨立分開,同時各司其職,無論是燈芯的設計、用于內部發聲的聲腔還是區別軸體的段落感的設計,進行有效的區分和隔絕,這樣既實現了功能的完整,又避免了所有的元器件的結合導致內部的損耗。
圖片源于網絡
可缺點在于,多個零件的設計,使得大規模量產和良品率爬升難度上升,在成本控制上也是一個難題,尤其是當下cherry軸體的制造成本隨著大規模量產不斷被拉低的時候,box青軸的創新沒有能夠落地的土壤。
手感玄學的差異
在手感玄學上,首先是聲音上,由于box青軸內部功能分散,并在軸體外蓋上進行了類似“盒子”的設計,就導致在聲音上更加悶,相比較于cherry青軸來帶的清脆和干凈,box青軸在聲音上更加內斂,甚至有點偏向于cherry紅軸的聲響;
在使用過程中,更是驗證了此前在聲音上感官,清脆不足,段落感并沒有cherry軸那么有區分度,即便是在總行程、觸發行程甚至于壓力克數上和cherry軸幾乎相同,結構帶來的變化,使得手感上,更加“肉”,拖沓感更明顯,手感介于cherry紅軸和青軸之間,沒有紅軸那么的直上直下,可又沒有青軸段落感來得那么干脆和直接。
如果說要和cherry茶軸相比較,box青軸又更加的清脆,反饋力度和段落感又更加明顯和輕快。
03總結:box青軸清脆不足,不那么“青軸”
聊了這么多,如果說非要一句話來總結box青軸和cherry青軸之間手感差異的話,那可能就是在段落感超過cherry紅軸,以及茶軸,清脆力度和反饋感受又不及青軸那么直接。
好了,第一期的手感玄學先到這里。怎么樣,是不是夠玄學的?沒關系,看多了自然就懂得了,原來手感玄學也不過如此嘛。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