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羅技發布了Prodigy系列游戲外設(G系列的細分子系列),包括游戲鍵盤、游戲耳機及游戲鼠標。Prodigy有天才神童的意思,顯然,羅技對這個新的子系列充滿了信心。
這次拿到的G403有線/無線鼠標就屬于Prodigy系列,G403和G403 Wireless的性能和功能大致相同,可以說除了傳輸方式的差異之外,兩款鼠標唯一的區別就是重量了。
舒適的外殼不是花架子
G403無論有線還是無線版本,外形都是統一一致的人體工程學設計。拱形外殼給予手掌心一個良好的支撐,兩側也帶有親膚類涂層,握感出眾。
說實話,鼠標這類設備如同鞋子一樣,沒有一個鼠標對任何人來說是完美的,只有適合不適合自己。G403可以做到討好大多數人,這個設計非常難得。
第一,從長度看124mm可以適應80%以上人的手掌大小,最寬處68mm也可以契合多數人的手型,43mm高度也不會因為支撐點太高反而讓人覺得累。舉個栗子,這款鼠標更應該被看成Regular款型,能夠覆蓋絕大多數人的需求。而特殊手型(太大、太胖或者太小)應該選擇的則就是Wide/Slim之類產品,比如羅技家的G102、G502、G602、G900——至少我認為,從鼠標的選購來說,有線無線是次要選擇,是否合手是第一要務,然后再看功能。當然,羅技也給予我們最大化的選擇余地,不通的產品完全可以覆蓋所有人的需求。
第二,鼠標的腰側內收弧度讓用戶的拇指、小指可以非常順暢的貼合在表面,而左右鍵的高度差也能讓食指、無名指自然垂放在鼠標表面——不要擔心按鍵位置的落點,與舒適的貼合相搭配的,是按鍵的輕松預約,這一點我們后面再說。
“咔噠”一下是那樣輕松愉悅
我是一個對鼠標極度挑剔的人,之前一致用羅技G1,后來補貨過G100s,但是對G1的留戀讓我最終選擇購買微動開關整修G1繼續服役至今。
拿到G403,我對外形的贊嘆之余也產生了一絲疑慮。G1因為對稱設計和較低的高度,即便按鍵略硬,也可以比較輕松的掌握。而G403這類人體工程學設計的鼠標,都有一個極大的困惑——長時間按鍵會因為手指需要用習慣的著力點按下,時間久了手指多少都有些疲勞感。
不過,在按下羅技Prodigy G403的那一刻,我的疑慮被打消了——從未有過這種輕松愉悅的感腳!根據羅技的介紹,這是一個全新的按鍵設計——按鍵張力系統。通過金屬彈簧使左、右鼠標按鍵處于待點擊狀態,減小點擊所需的按壓力,實體的觸控中也確實如此,按鍵的鍵程較淺,但是也不是浮于表面的那種漂輕,在按鍵回彈時的有力支撐,可以讓你輕松判斷按鍵觸發的整個過程。
如果你還不能理解,可以試試G403的側鍵,尤其是后側鍵,一般這里都是拇指下關節貼合的部位,如果要按,習慣性都是拇指向后挪動,用指肚按下再挪回。新的按鍵系統可以直接用拇指下關節觸碰即可觸發操作,清晰的回彈鍵程讓你可以知曉操作成功與否,按我的感受,試了幾次就能習慣,解決了一個大困擾!
無線與有線的差別
有線版的G403重87克,但底下有個配重倉,可以自行添加一塊10克的砝碼。G403 Wireless則重107g(內置鋰電池),底部同樣有個配重倉,可以再增添10克的砝碼。從手感角度來說,我更喜歡有線版本,重量偏輕一些,當然,有人在試用之后認為無線版本+10克配重更合手,這就是見仁見智的事情了,無所謂好壞。
值得一提的是配重塊的安裝倉位開啟方式。你以為是卡扣?旋鈕?至少我拿到的時候是這個印象——結果則啪的打了一下臉,羅技你怎么可以這樣!依靠磁力吸附的方式,從一端(凹陷處)按下到底就能開啟配重倉庫倉門,這個精巧的小設計真讓我臉上無光啊,跟白癡一樣摳了一分鐘………………
無線版還有一個特點,接上線纜可以充電的同時也可以成為一個完整的有線鼠標。無線狀態下,精準度較以往的產品有一個明顯的提升,當然,這要在2.4GHz無線技術的有效距離內(在信號覆蓋范圍的末端試無線鼠標是耍流氓)!
我不想把1600萬色可配置燈光特效、板載內存可編程定義設置的功能一個一個都給大家說那么全面,這些都是羅技的強項,在其他款鼠標上亦有提供。反而我是覺得,針對G403有線/無線版本的特點著重記錄下來分享給大家更為重要。如同試鞋子一樣,G403肯定有自己的擁躉,至于你是不是也在其中,建議大家親自去體驗一下再做決定!從我的趕腳來說,如果你認為自己是Regular款型的手,那么這款鼠標有大概率是你能接受、喜歡的!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