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布線系統
綜合布線系統就是為了順應發展需求而特別設計的一套布線系統。對于現代化的大樓來說,就如體內的神經,它采用了一系列高質量的標準材料,以模塊化的組合方式,把語音、數據、圖像和部分控制信號系統用統一的傳輸媒介進行綜合,經過統一的規劃設計,綜合在一套標準的布線系統中,將現代建筑的三大子系統有機地連接起來,為現代建筑的系統集成提供了物理介質。可以說結構化布線系統的成功與否直接關系到現代化的大樓的成敗,選擇一套高品質的綜合布線系統是至關重要的。
主干綜合布線的功能是在電信室、設備室、主終接間和入口設備之間提供相互連接。主干布線由主干纜、中間交叉連接和主交叉連接、機械終接及主干交叉連接使用的軟線或跳線組成。主干布線還包括建筑物之間的線纜敷設。主干布線應當可以為建筑物用戶服務一個或多個計劃周期,每個計劃周期為3-10年。在每個計劃周期申,在不安裝附加線纜的情況下,應當可以適應網絡服務需求的發展和變化。計劃周期的長短應以用戶機構的穩定性和發展為基礎。
1.拓撲結構
(1)星型
主干布線采用普通分層星型拓撲,電信室里每條水平交叉連接直接連接到主交叉連接,或者先連接到中間交叉連接,再連接至主交叉連接。主干布線中沒有多于兩個層次的交叉連接。從水平交叉連接開始,只有一個交叉連接到達主交叉連接。因此,任何兩個水平交叉連接之間的連接將通過至多3個交叉連接設備。主干布線交叉連接被定位于電信室、設各室或入口設備等位置。接頭和分路器不能作為主干布線的一部分。
星型拓撲具有非常高的靈活性。至多兩級的交叉連接可以限制無源系統信號變壞,并簡化布線系統移動、添加和變化時的操作。當然,該限制不適用于具有大量建筑物或廣大地理區域的園區,如大學、工業園和住宅小區等。
(2)非星型拓撲
通過使用合適的內部連接、電子裝置或適配器,拓撲結構也可以適應非星型配置,比如環型、樹型或網狀。
2.傳輸距離
(1)建筑物內和建筑物之間的距離
最大可支持的距離取決于網絡傳輸速率和傳輸介質類型。主干布線最大傳輸距離為主干通路總長度,包括主干布線、軟線和設備電纜。
(2)入口設備的主交叉連接
在主干布線總距離計算中,可以包括入口設備和主交叉連接之間的距離。介質的長度和介質類型(包括銅纜線規)應予以記錄。
(3)交叉連接
在主交叉連接中,跳線和軟線長度應不超過20m。
(4)電信設備的電纜布線
直接連接到主交叉連接或叫間交叉連接的電信設備可用30m以下的線纜連接。
3.線纜選擇
由于所使用的主干布線的服務和現場范圍廣,因此可確認一個以上的傳輸介質。本標準規定了主干布線中單獨使用或組合使用的傳輸介質,確認的介質有:
●100歐姆雙絞線(ANSI/TLA/TLA-568-B-2)
●62.5/125μm或50/125μm多模光纜(ANSI/TLA/TLA-568-B.3)
●單模光纜(ANSI/TLA/TLA-568-B.3)
本標準規定的主干布線適用于不同用戶的廣泛要求。可以根據網絡應用和數據傳輸的需求,選擇適合的主干布線線纜。選擇線纜時,應當考慮以下因素:
●對各種服務支持的靈活性
●主干布線所需的有效壽命
●網絡規模和用戶人數
由于商業建筑物對電信服務的需求隨時間和用戶的不同而不同,因此未來使用主干布線的計劃也就具有了較高的不確定性。然而無論如何,通常都將相似的服務歸為幾類,如聲音、顯示終端、局域網(LAN)和其他連接,并且對每一類所需的數量進行規劃。在將來服務要求還未規定的情況下,在評價不同的主干布線方案時,應使用最壞情況,網絡應用的不確定性越高,主干布線系統的靈活性也應當越高。
當單一的線纜類型不能滿足所有需求時,就應當在主干布線中使用一個以上的傳輸介質,如同時使用雙絞線、多模光纜或單模光纜。
以上就是綜合布線標準之主干布線子系統的組成,謝謝閱讀,希望能幫到大家。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