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盤是電腦主要的存儲媒介之一,用于存放系統、游戲、軟件、資料等各種文件,通俗說,它相當于一個工廠的倉庫,主要存放各種東西。目前組裝電腦在選擇硬盤上,可選固態硬盤和機械硬盤以及混合硬盤三種類型,由于混合硬盤比較冷門,選擇人群較少,所以本文只針對固態硬盤和機械硬盤展開話題,兩者可以說各有千秋,互有利弊。那么如何選購臺式電腦硬盤?下面武林網分享一下小白裝機選購固態硬盤和機械硬盤知識指南,更好的學習硬盤知識,做到真正理解固態硬盤和機械硬盤以及混合硬盤,才能在選購硬盤上沒有任何疑惑。
小白裝機選購固態硬盤和機械硬盤知識指南
市場上,常見的就是機械硬盤和固態硬盤,我們會詳細對機械硬盤和固態硬盤進行知識科普,同時也會盡量做到通俗易懂。
一、固態硬盤
固態硬盤英文名Solid State Drive,簡稱SSD,固態硬盤在機械硬盤之后推出的新型硬盤,固態硬盤主要是由多個閃存芯片加主控以及緩存組成的陣列式存儲,屬于以固態電子存儲芯片陣列制成的一種硬盤。它完全突破了傳統機械硬盤帶來的性能瓶頸,由于固態硬盤具備高速讀寫性能,通常我們將系統安裝在固態硬盤中,大大提升了系統開機速度以及系統流暢性,當然我們將游戲或者軟件安裝在固態硬盤中也會提升加載速度,久而久之它也成為了目前裝機首選的硬盤之一,也是未來硬盤發展趨勢。
固態硬盤優點和缺點
固態硬盤相比機械硬盤主要優點在于讀取速度更快,尋道時間更小,能夠大大提升系統、軟件、游戲等讀寫速度,由于固態硬盤內部與機械硬盤結構不同,非機械運動,有點類似U盤,所以靜音,沒有噪音,防震抗摔性佳,功耗低、發熱小,輕便小巧。而缺點就是在于與機械硬盤同容量下價位偏貴,所以通常大家會選擇容量較小的固態硬盤,一般主流容量在240G-512G之間。
1、固態硬盤接口
關于固態硬盤接口,目前市場常見的可以分為三種類型,即SATA接口、M.2接口、PCI-E接口,目前裝機最主流選用最多的就是SATA和M.2接口,PCI-E接口定位高性能發燒人群,在價格上也偏貴。
SATA固態和M.2固態
(1)SATA接口
SATA接口是主板十分普遍的接口之一,傳統機械硬盤、光驅也采用這種類型的接口。目前最高版本是SATA3.0 6Gb/s,最大傳輸速度為6Gbps,實際速度最大為560MB/s,由于帶寬受限,讀寫性能無法突破瓶頸,所以M.2 NVMe固態硬盤應運而生。SATA接口的固態硬盤尺寸為2.5英寸,與筆記本機械硬盤尺寸相同,相比臺式機機械硬盤3.5尺寸小一些。
SATA接口固態硬盤
主板上的SATA接口,如下圖所示。
主板SATA接口
(2)M.2接口
M.2是一種固態硬盤新接口,M.2接口固態硬盤的優勢就在于體積比普通的SATA更小,是Intel推出的一種替代MSATA新的接口規范。M.2接口分兩種類型,分別支持SATA通道與NVME通道,其中SATA3.0只有6G帶寬,與普通SATA固態硬盤速度上差異不大,只是接口區別,而后者是走PCI-E通道,能提供高達32G的帶寬,NVME作為新一代存儲規范,由于走PCI-E通道帶寬充足。數據直接通過總線與CPU直連,接近最大的傳輸速度,最大的數據量,直接省去了內存調用硬盤的過程,所以速度更快,不過價格也貴上不少,所以大家選購M.2固態硬盤一定要注意一下,盡量考慮M.2 NVMe協議的固態硬盤,還有就是主板上必須配備M.2接口。M.2固態規格上,長度有2242、2260和2280三種規格,目前主流就是2280規格。此外,現在也有PCI-E 4.0通道的M.2固態硬盤,價格偏貴,適合發燒人群。
M.2接口固態硬盤
如果想要搭配M.2接口的固態硬盤,那么您選擇的主板就必須有M.2接口。
主板上M.2接口
(3)PCI-E接口
PCI-E硬盤最開始主要是在企業級市場使用,因為它需要不同主控,所以,在性能提升的基礎上,成本也高了不少。至于消費級市場,對該產品并沒有太大需求,只是在這兩年,PCI-E硬盤才開始在高端消費市場流行起來。目前AMD已經推出了首款支持PCI-E4.0的X570主板,可以支持PCI-E4.0固態性能,迄今速度最快的SSD,連續讀取速度將輕松超過5000MB/s,連續寫入速度超過4500MB/s,適合數據中心企業級或者發燒友。
PCIe接口固態硬盤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