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D的主要組成則為主控,緩存(不一定存在),閃存以及固件。對SSD來說,主控同樣也是決定性能和SSD好壞的核心配件之一。
SSD的主控本質上是一顆CPU,大部分為ARM架構,主要是旗艦級主控。代表作就是Marvell家的9187以及三星的MDX。當然ARM并不是全部。主流級的大部分是RISC架構,或者老舊的ARM9架構。SSD的主控主要負責管理SSD的垃圾回收,磨損平衡,寫入平衡等等,而主控的性能對于那些用了白片甚至黑片的SSD來說尤為重要,因為主控的性能不夠的話,很容易造成卡頓等情況,對TLC來說也是一樣的,所以TLC時代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顆碩大的主控,比MLC時代大很多,這就是原因所在。
1、SandForce
SF主控主要為我們熟知的代表作是SF-2281,服務器上則為SF2582,不過服務器主控不在我們討論范圍內,我們著重的說一下SF2281。其實提到SF2281,很多人都會認為它是一顆辣雞主控,因為用了這顆主控的SSD性能普遍不怎么樣。實際并不是,就性能來說,SF2281是一顆非常強大的主控,它擁有強大的ECC能力,哪怕顆粒很差勁也可以在它的調教下使用的還不錯。黃金固件更可以支持到256GB的SLC。但是它非常吃顆粒的性能,而因為SF2281開卡簡單,普遍被寨廠和第三方廠家使用,而這些廠家的低端產品動輒黑片或者白片,這就導致SF2281的SSD性能慘不忍睹,以至于被大家認為是辣雞,代表作就是渣士頓的SV300或者OCZ的饑餓鯊。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SF2281主控已經慢慢淡出了我們的視線,畢竟它太老了。
2、三星主控
其實對于三星主控來說,并沒有什么太多可說的,三星自主研發,主要用在自家產品身上,沒有第三方產品,所以簡單做個了解即可,就目前來說,三星的SSD除了價格坑爹之外,還是相對不錯的。
3、Marvell
Marvell主控雖然已經存在了很多年了,然而第一次被人們熟知則是因為鎂光的M4,它采用了Marvell 9174主控,而它強大的性能讓M4在面對三星830,各種劣質SF2281主控的SSD以及JMF大號U盤面前傲視群雄。雖然固件做的并不是很好,但是仍舊成為一代經典。而目前M家主要產品則為9187~9189系列主控以及1074還有NV1120主控。1074相比前者可以支持TLC閃存,而在TLC的SSD中,除了三星自家的主控以外,1074可以說是最佳主控了。雖然跑分上一般,但是它寫入平衡好,寫入放大小,能有效的延長TLC閃存的使用壽命。而它的代表作MX300就是一款價廉物美的SATA SSD。
4、OCZ BareFoot
BF主控是OCZ在收購Indilinx之后推出的自有品牌主控。同樣基于ARM架構,主要用在OCZ自家的SSD上,而各主控之間的性能差別主要是頻率差別。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