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家在攢機時對每一個硬件都會慎重,根據預算和性能選擇就是很好的方法。不過主板從300元到3000元都有,巨大的價格差距給很多玩家造成了困擾,自己的預算應該有多少分配在主板上,又應該選擇什么型號的哪款產品,多少會有一些難于選擇的地方。
主板的選擇需要慎重
作為連接不同硬件的核心,主板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主板不僅提供整機的兼容性,還為硬件性能的發揮提供重要的支持,我們在選用主板的時候也不能隨便買一款,更不能直接買最便宜的,而是需要利用一些技巧來選擇適合自己的主板。
琳瑯滿目的型號讓很多朋友在選擇主板時感到無從下手,再加上商家的各種宣傳,也讓不少玩家如墜云霧里,不過這也不妨礙我們借助快捷的方式判斷主板的整體表現。
不同主板的特性也不同
芯片組發揮硬件性能
首先要確定的是主板的芯片組。我們都知道一款CPU設計一種針腳,那么CPU對應的芯片組就是固定的幾種,而芯片組則決定了主板的定位,也幾乎決定了主板的全部功能。
比如說第七代的intel酷睿i3 7100接口為LGA1151,對應的主板為B250、H270和Z270,B250和H270為主流主板,也可以搭配上一代入門級H110主板,Z270則是高性能版,支持超頻,對應的功能和兼容性也存在差異。
X399主板就是定位高端的產品
一般來說,入門級的主板最便宜,功能和擴展性也最為有限,具備了M.2 SSD和SATA 3.0的入門主板很可能就無法兼顧USB 3.1了,所以硬件較多或要求高的玩家還是得選擇高端的芯片組,來保障不同硬件的性能發揮。
不同主板對CPU性能的影響很小(小編手上的一個100系列主板測試)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芯片組的主板并不會影響CPU的性能,也就是說,同一顆CPU在不同主板上的性能表現是一樣的,不會有明顯的差距。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