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就是靠你自己動手做的意思,這意味著DIY擁有很大的自由度和那份無人能給予的成就感,但當然了,伴隨著的也擁有一定的難度與障礙。對于我們DIY裝機來說,那些DIY玩家應該也就是憑借著前面所說那份成就感來鼓舞自己一直前行。雖然對于DIY玩家而言,DIY是一份成就。然而,對于小白而言,DIY就是瞎折騰,因為裝機過程并不是只是插根線那么簡單,過程可以說是相對比較繁瑣的,而這也是某些人不喜歡自己裝機的原因。
讓人討厭裝機的原因一:裝系統
裝系統是一個常用于解決一些電腦小故障的必備技巧,也是很多人讓電腦返老還童的靈丹妙藥。但裝系統并不像機箱上的重啟鍵,按一下就能重啟,而是除了事先準備必備的硬件及文件后,還要一步步不出差錯,才能完成重裝。如此繁瑣的重裝過程,所以很多用戶都會選擇掏幾十塊錢到電腦店那里讓技術員幫他們重裝系統。
讓人討厭裝機的原因二:機箱接線
機箱接線同樣是眾多裝機者最討厭的事情之一。常規而言,裝一臺主機需要接很多條線,諸如主板的20+4PIN,CPU供電的4+4PIN,SATA接口的電源線,SATA數據傳輸線等等。可能在此不少網友會說:這些都比較簡單,只要插口能插得進去就可以啦。然而到了機箱部分的接線可沒那么容易,連接到機箱面板的USB線和I/O接口的線或許還比較容易,但當你插機箱的重啟,開機,電源和硬盤指示燈的線的時候,這絕對讓很多小白吐血。除了主板上那用顯微鏡(略夸張)才能看清的英文單詞外,那些線還要分正負極。(想當年,設計師是為了突顯裝機者的專業性才弄這樣的設計嗎?)
讓人討厭裝機的原因三:裝硬件次序
裝硬件的次序一定不能亂,要不然你在安裝過程中,你就有更多的時間體檢DIY帶給你的“樂趣”了。多少人在裝完硬盤后,發現主板放不進去機箱——坑爹;又多少人在辛苦裝完光驅和硬盤后,發現線不夠長,又要拆下重新安裝——更坑爹。尤其是你在裝現今流行的迷你機箱時,當你裝上電源后,想著把主板放進去,你才發現你該先裝主板。塵世間最悲痛的事莫過于此,如果上天再給我一個機會,我希望是你幫我裝吧!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