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公司還是家里,電腦是必不可少的電子產品之一,而說到電腦,無非就是筆記本、臺式機、一體機,由于筆記本和一體機的散熱性能較差,因此絕大數的用戶會選擇組裝臺式機,能夠根據個人需求搭配硬件,滿足個人需求。但是對于DIY硬件來說,很多人都不太懂,因此裝機的時候走向了選購硬件誤區,下面武林網分享一下12條DIY裝機選購硬件誤區,小白組裝電腦必讀!
對每個硬件不知道什么牌子好就閱讀下:組裝電腦各個硬件什么牌子好 DIY電腦配件品牌選購建議
下面我們分別從CPU、散熱器、主板、顯卡、固態硬盤、電源六個角度,分別闡述此問題。
1、認準i7就一定靠譜嗎?有時候坑的就是你!
不得不說Intel的Tick-Tock策略非常成功,由于Intel處理器型號辨識度極高。很多對電腦一知半解的“高手”們就會對新玩家洗腦說,買電腦就得買i7處理器,什么年代了還用i3處理器,奔騰賽揚是什么鬼?G4560神U?
其實i7>i5>i3>奔騰>賽揚的排名沒有任何問題,但要加個前提:同一代產品。如果是不同一代產品他們的差距就不能用簡單的i7>i5>i3>奔騰>賽揚來比較了,拿i7 860舉例,雖然名為i7但性能還不如二代i5 2500。所以消費者在攢機時一定要看好CPU的具體型號,如果對CPU型號不甚了解請查看「CPU天梯圖」,避免上當受騙。購買筆記本的用戶要注意筆記本的型號后綴,低壓處理器和標壓處理器性能相差較大,建議提前作好功課。
2、主板大板比小板穩定?
前幾日看到一位朋友裝機,i3 6100配了一塊Z170的大主板,主板比處理器還要貴一些。我問他為什么選你也不超頻,為什么選擇Z170主板,他的理由竟然是機箱太大選小主板顯得太空,并且認為大主板使用起來比小主板更加穩定。
其實很多“懂行”的朋友也這么認為,一看見小板就嗤之以鼻,再來一句,這板子縮的不成樣子!其實大小板的做工一樣,穩定性是沒有任何區別的,不同在于大板可擴展性更強。根本沒有必要介意小板供電,因為同等規格的大板小板,價格要差很多,我們不要和錢過不去。只有預算非常充足的客戶和有特殊需求的客戶(如需要插很多PCI卡)多的PCI設備適合大板,多數客戶應該首選小板,性價比更高。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