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源作為電腦主機里的關注度最少,但卻是最重要的硬件通常會被玩家忽視。一般玩家選購電源只看功率大小,其實電源作為整臺電腦的電力輸出,所有電腦硬件都需要電源的支持,只看功率大小是遠遠不夠的。選購電源是很有講究的,其中涉及到很多專業知識,很多消費者如果弄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也比較容易上當受騙。從今天起不定期給大家科普電源常用的專用名詞和特性,讓大家從小白變成大神,在面對無良商家的時候也能有大戰三百回合的資本。
相信用過電源的人都聽過PFC這個詞,PFC的英文全稱為“Power Factor Correction”,意思是“功率因數校正”,功率因數指的是有效功率與總耗電量之間的關系,也就是有效功率除以總耗電量的比值。 基本上功率因數可以衡量電力被有效利用的程度,當功率因數值越大,代表其電力利用率越高。目前的PFC有兩種,分為被動式PFC和主動式PFC。
電源內部結構
主動式PFC和被動式PFC在設計上就有很大的區別。被動式PFC通常為一塊體積較大的電感,外部纏繞很多銅線,原理是采用電感補償方法通過使交流輸入的基波電流與電壓之間相位差減小來提高功率因數。(是不是專業術語太多了?)
被動式PFC的功率因數不是很高,只能達到0.7~0.8,因此其效率也比較低,發熱量也比較大。被動式PFC也并非一無是處,其結構簡單,穩定性上表現好,最大的特點——低成本,比較適合中低端電源。
被動式PFC設計
主動式PFC電路是由電感線圈、濾波電容、開關管及控制IC等元件組成的一個升壓電路,可以將輸入電壓提高、減少電流的電能損耗,從電路設計上就比被動式PFC復雜,而且在功率因數上也完爆被動式PFC,通常可達98%以上,但由于元件較多,設計復雜,所以成本也相對較高。
主動式PFC設計
被動PFC對電路的要求比主動PFC要低,市面上大部分的被動PFC電源都是采用半橋拓撲+二極管元件構成,而主動PFC電源采用雙管正激結構+高功率場效應管,優秀的架構設計與元件能讓轉換效率大幅提升。
通過我們對主動式和被動式PFC設計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幾點:
1、主動式PFC設計復雜,成本較高。
2、主動式PFC比被動式PFC性能要好,更加節能。
3、主動式PFC的功率因數更高。
4、被動式PFC電源成本低。
如果你只是想用低端的電腦穩定使用的話,那買個被動式PFC的電源使用沒問題,但是如果你是游戲玩家的話,一定要買主動式PFC電源,更優秀的性能,更高的轉換效率,雖然價格會高一點,但是一分錢一分貨,這也是為什么游戲玩家會對“主動式PFC”電源情有獨鐘。今天先講PFC這個電源名詞,以后還會帶來更多的電源知識,讓JS看到你都怕。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
圖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