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強系列和酷睿系列的CPU第一個區別就是市場定位不一樣,至強系列是服務器CPU,比酷睿系列擁有更為豐富的指令集,更為出色的性能和支持更多的并發連接數,特別是在需要多線程運行的場景中優勢相比酷睿系列是很明顯的(例如處理大量的數據交換,視頻壓制轉碼,處理網站大量的IIS連接請求)。但是這類CPU一般主頻比較低,也無法超頻,最多是有個睿頻加速功能。這是因為服務器CPU一般都是需要長時間不關機全天候運行,所以功耗的控制必須要得當,而主頻的高低是影響CPU功耗的一大因素。而且服務器CPU并無超頻的需求,只需要變態的穩定。
而酷睿系列(包括低端的G系列賽揚, I3 I5 I7系列 )主要面向絕大部分的家用桌面級消費市場,這類CPU的主要特點是全系列集成GPU,也就是核顯。主頻一般都比較高,相當一部分型號具有超頻能力(主要是表現在型號后綴帶K)。甚至現在出現了G4560這樣的比肩I3級別的CPU,擁有超線程技術,超頻能力不俗,被稱為廉價I3。相對于至強系列CPU,酷睿系列簡化了部分指令集只保留了大部分最常用的。相對于至強來說,發熱比較大(因為主頻高了),相對來說也沒有至強系列穩定(對比AMD當然是吊打)。低端的賽揚甚至連虛擬化技術也閹割掉了。相對于至強來說,酷睿系列CPU更為適用于用來玩游戲,市面上絕大部分游戲只會針對酷睿系列CPU優化游戲架構和性能而忽略了至強系列,因為至強系列就不是家用的嘛,沒毛病。
所以造成了很多人用至強,例如E3 1230來運行游戲并不比I5有優勢,主要是游戲對主頻高低比較敏感,而至強系列主頻又沒有優勢。而至強的多線程技術有優勢,但是,絕大部分游戲又不需要多線程技術,說句大實話,鮮少有游戲能吃透四個核心的CPU。
不過話又說回來,現在很多人都能利用上多線程技術的CPU了,例如邊開游戲邊直播還在后臺錄制視頻,甚至還在壓片,還在處理各種音頻,還打開N個網頁等等。在這種需要一“芯”多用的場景中,至強CPU也變得越來越有優勢了。所以就是為什么前段時間E3那么火爆造成價格虛高的原因。
至強系列CPU的具體型號劃分有Xeon E3 Xeon E5還有高端的Xeon E7。
而至強系列CPU無GPU的說法并不準確,某些型號是有GPU的。
先來看看無GPU型號,E3的12X0系列
Xeon E3-1280:四核心,八線程,主頻3.5GHz,動態加速最高3.9GHz,三級緩存8MB
Xeon E3-1270:四核心,八線程,主頻3.4GHz,動態加速最高3.8GHz,三級緩存8MB
Xeon E3-1240:四核心,八線程,主頻3.3GHz,動態加速最高3.7GHz,三級緩存8MB
Xeon E3-1230:四核心,八線程,主頻3.2GHz,動態加速最高3.6GHz,三級緩存8MB,此外還有E3-1231,E3-1230 V5 (需要搭配C232主板)等型號。
Xeon E3-1220:四核心,四線程,主頻3.1GHz,動態加速最高3.5GHz,三級緩存8MB
Xeon E3-1280熱設計功耗95W,其他四款熱設計功耗80W。
帶有GPU的E3-12x5系列
Xeon E3-1275:四核心,八線程,主頻3.4GHz,動態加速最高3.8GHz,三級緩存8MB
Xeon E3-1245:四核心,八線程,主頻3.3GHz,動態加速最高3.7GHz,三級緩存8MB
Xeon E3-1235:四核心,八線程,主頻3.2GHz,動態加速最高3.6GHz,三級緩存8MB
Xeon E3-1225:四核心,四線程,主頻3.1GHz,動態加速最高3.4GHz,三級緩存8MB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