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些小白攢機用戶來說,往往不知道電腦配置主要看什么,選電腦主要看哪些方面,其實無論是筆記本還是臺式機,大家主要看電腦的性能方面,而決定電腦性能的核心硬件,又是由CPU、顯卡、內存、硬盤等硬件決定的。
其實,無論臺式機、組裝電腦又或者筆記本,買電腦主要看CPU、顯卡、內存、硬盤等,其中CPU和顯卡是決定電腦性能的核心硬件,CPU決定電腦的運算速度,而顯卡決定著電腦圖形性能,對于游戲玩家尤為重要。
對于游戲玩家或者設計人員,CPU、顯卡是買電腦最為注重的配置硬件,而對于不玩游戲的用戶,只需注重CPU,而顯卡為核顯即可。
決定CPU性能的參數:
CPU
1、從CPU的架構看,比如intel的Haswell架構與kabylake架構對比,kabylake架構的CPU擁有更高性能、工藝先進、功耗更低。歷代以來,架構是一直在發展,而且是非常重要。
2、從CPU的主頻看,前提是其它參數是一樣的,主頻的比較才有意義,主頻越高越好,此外還沒有看二三級緩存等參數。
3、從CPU的核心數目,線程數來看,i7 7700k比i5 7500多出四個超線程技術,多任務處理方面明顯。
建議小白裝機用戶看CPU天梯圖來判斷CPU的性能高低,來看看最新CPU天梯圖。
決定顯卡性能的參數:
獨立顯卡
1、顯卡核心和制程
顯卡核心是關鍵,核心不行其他再好都是浮云,核心先進那么顯卡的性能自然會提升一個很大的檔次;制程越先進,顯卡的發熱量和功耗越低。
2、流處理器和ROPs
流處理器數量上的增加或縮減對顯卡的性能影響可謂是立竿見影,所以GPU廠商也常常利用這一方法來對顯卡產品進行市場細分。ROPs數量的多數影響在游戲畫面中的AA(抗鋸齒)和光影特效等方面。
3、核心頻率和顯存頻率
核心頻率影響的是像素填充速率和紋理填充率,而顯存頻率影響的是顯存帶寬,兩者同時都作為影響因子,所以參數值越大,自然顯卡性能越強悍。不過過高的頻率設定對顯卡自身有一定影響,合理的頻率設定是我們所要選擇的顯卡。
4、像素填充速率和紋理填充率
像素填充率=核心頻率×光柵單元數目/1000
紋理填充率=核心頻率×紋理單元數目/1000
5、顯存位寬和顯存帶寬
顯存帶寬=工作頻率×顯存位寬/8(顯存帶寬 =顯存位寬×顯存頻率/8/1024)
顯存位寬越大,那么瞬間所能傳輸的數據量越大。顯存帶寬的作用好比橋梁一樣,為顯示核心和顯存提供了一條交換數據的通道。
6、顯存大小和其他參數
顯存太小的話會導致在游戲過程中有幀數不穩定的顯示。
建議小白裝機用戶看芯片型號來判斷,比如GT1030、GTX1050、GTX1060、GTX1070,這幾款型號中,性能最低為GT1030,而性能最高為GTX1070。具體可以參考最新顯卡天梯圖。
通過最新天梯圖,選擇一些適合自己性能定位的處理器和顯卡,其中CPU和顯卡要盡可能的均衡一些,比如入門CPU搭配入門顯卡(低端用戶,也可以直接用CPU核心顯卡),主要是中端或者高端用戶,在CPU、顯卡搭配上也要將就門當戶對,靠近中間兩側的新平臺是首選。
內存與硬盤,如今新電腦,主流都是DDR4內存,起步都是8GB容量內存。硬盤方面,SSD固態硬盤已是主流,其優點是速度快,但容量偏小,而機械硬盤主要是速度不算快,但容量大,如果既要速度,又要大存儲,最佳的方案是固態硬盤+機械硬盤雙混合硬盤的方案。
此外,主板和電源硬件,建議優先選用一二線品牌,這兩款硬件決定了電腦的穩定性。既然是決定穩定性的,也是比較重要的,相信你也不想買了電腦總是出問題吧。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