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硬盤一直以容量為傲,殊不知今年4TB 固態硬盤已經來了!如果連這點優勢都沒了,機械硬盤市場豈止是用“慘淡”二字就可形容的?毫不懷疑,固態硬盤激烈競爭的戰斗已經拉響警報。伴隨著TLC 固態硬盤瘋狂普及,價格戰一觸即發。在這剛剛過去的2016年上半年,240GB~256GB 固態硬盤已然成了裝機標配,那你知道怎么買嗎?
固態硬盤銷量猛增 你貢獻了多少?
據TRENDFOCUS調查顯示,固態硬盤在第一季度全球出貨量達3077.7萬塊,同比增長了32.7%。其中消費級固態硬盤約2700萬塊,占整個市場的88%,銷售總額同比增長29%,你為這份GDP貢獻了多少呢?
在2016年第二季度,固態硬盤市場又有了大動靜:多款TLC 固態硬盤來了,價格便宜是最為醒目的標簽,這下消費者就更為瘋狂了。以前,大家對于TLC 固態硬盤嗤之以鼻,速度慢、穩定性差、壽命短,這些對于數據的傳輸與保存都是致命的缺陷。但固態硬盤廠商并沒有因此放棄,反之更加積極地尋求主控固件解決方案,如今TLC 固態硬盤在性能、壽命等問題上都有了重大突破。
大家如此瘋狂,固態硬盤到底能為你帶來什么?
對于消費者而言,升級固態硬盤能給你帶來最為直觀的速度體驗。
■ 老平臺提速
使用固態硬盤升級老款筆記本之后,最直觀的感受就是開機時間的變化。在開機僅加載10項基礎應用程序的情況下,固態硬盤提速兩倍多,感受相當明顯。經過系統評分,性能的提升更是顯而易見。
■ 做設計與視頻選用固態硬盤絕對靠譜
當你需要加載大量圖片的時候,使用固態硬盤之后可以實現快速啟動、打開圖片,數據存儲時用時急劇縮短。視頻渲染更是需要存儲設備速度的支持,尤其是在渲染過程中的寫入速度非常關鍵。換了固態硬盤之后,再也不用擔心這個問題了。加載相同容量照片省時一半,渲染視頻也可以節省2/3的時間。
■ 玩游戲更離不開固態硬盤的支持
在游戲過程中還會有海量的高清游戲貼 圖,大型的游戲場景切換,機械硬盤的性能支撐起來就非常困難。這時候,固態硬盤強悍的讀寫速度、高效數據處理能力、極低數據延遲可以為玩家帶來極速的游戲操作體驗。
240GB~256GB成標配 你正在用多大容量固態硬盤?
因為Windows操作系統的計算方法不同,240GB~256GB 固態硬盤實際可用容量227GB到232GB。從容量分配而言,操作系統與一些基本辦公軟件需要占用20GB空間,裝兩個大型網絡游戲包可能占用50GB空間,如果你是做設計使用PC,還有大量空間需要留出來承載素材,再攢一些經典的視頻、圖片等等。對于大部分普通用戶而言,240GB~256GB 固態硬盤就足夠用了。
還有最關鍵的一點:不管你是選擇MLC還是TLC,價格都將不是阻礙你升級選擇的因素。如果你還沒用上固態硬盤是不是覺得有點遺憾呢?也許你這時候面臨著選擇哪款固態硬盤更靠譜的糾結時刻,那就看完這期240GB~256GB 固態硬盤橫評再做決定吧!
不要那些虛的!應用測試就知實力有沒有
13款240GB固態硬盤讀取速度橫向實測
CrystalDiskMark的非壓縮數據可以反映固態硬盤的實際傳輸性能,此時固態硬盤的主控、緩存、閃存顆粒都會經受考驗,最終可以表現出綜合的性能。這個成績真的可以說是五花八門,金百達和金勝維的持續寫入速度刷新了我們對固態硬盤性能下限的認識,對于這兩款固態硬盤所使用的主控來說,這個表現并不正常,可能是固件和顆粒方面出了問題。此外,酷獸和金勝、金泰克的寫入速度也比較低,但和它們的價位基本上還算是對應的。
13款固態硬盤拷貝數據速度對比
實際拷貝數據當然最能反映固態硬盤的持續傳輸能力了。這里我們使用的拷貝源盤是內存虛擬的,所以讀速度絕對沒有瓶頸。此外,拷貝的文件大小肯定超過了模擬SLC區域,由此也可以看到大負荷拷貝時,固態硬盤的實際性能。三星、閃迪、浦科特的實際拷貝性能表現相當不錯,大文件寫入超過200MB/s,細碎文件寫入也超過了100MB/s,其他產品普遍保持在小文件寫入70~90MB/s,大文件寫入80MB/s~130MB/s的水平。也有拷貝速度特別低的,比如酷獸C5S-EVO 240GB,大小文件寫入都不到60MB/s。
固態硬盤速度對比
升級固態硬盤另一個重要的用處就是提升程序載入和工作文件保存的速度。這里我們使用了Photoshop打開和保存4.8GB的PSB文件來對固態硬盤的性能進行測試。值得一提的是,此項測試非常吃內存,如果內存達不到32GB或更高,會拖慢文件讀取的速度,也就不能反映出固態硬盤的真實性能。
13款固態硬盤性能實測
從成績來看,一線品牌的產品的圖片載入/保存速度都表現不錯,大家差距也不大,而金勝、金勝維、酷獸的產品在圖片保存速度上明顯要慢不少,特別是酷獸C5S-EVO,保存速度比最快的慢了一半左右。
固態硬盤不能提升游戲速度,但是能明顯提升游戲載入的速度。比如《魔獸世界》用機械硬盤載入可能要花20秒,而用固態硬盤只需要花一半的時間,這在團戰遇到掉線時很實用,因為如果重新上線時間太長,說不定就團滅了,或是已經被團長踢了。
原本我們認為同是固態硬盤,大家的載入速度雖然有差別,但不會特別大,但測試數據改變了我們的看法。最慢的光威悍將載入速度比最快的慢了一半以上,而且基準測試成績比較靠后的,游戲載入成績也比較靠后,這也說明基準測試在一定程度上的確能反映實際應用的情況。
測試總結
固態硬盤門道遠比機械硬盤多,多學習多比較才能不中招。
經過這次對比測試,我們發現市場中主流240GB~256GB固態硬盤的性能差異的確是非常明顯的。就算是同樣的主控,搭配不同的閃存顆粒和固件,性能也能差上一大截,這和機械硬盤只需要比存儲密度、緩存大小和轉速就能大概知道性能檔次完全不同。不過,一線品牌的固態硬盤明顯更有保障,它們的性能表現比較穩定,和自己的定價比較符合,所以對于不太懂硬件知識的朋友來說,買固態硬盤認準一線大廠,就算性能有一定差異,也基本上不會踩到雷,且售后也更有保障。
而超便宜的固態硬盤產品,大家就要警惕了。這次我們測試的固態硬盤中,不少300元出頭或還不到300元的產品,性能的確是渣到出乎你的想象,比如金百達KP310、金勝維T240,非壓縮數據寫入性能讓人大跌眼鏡。我們認為這些超便宜的固態硬盤產品,就算價格再低也不值得購買,因為它們的性能低到已經明顯影響使用體驗了。
|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