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機如何選擇硬盤也成了大家關注的問題,機械硬盤(HDD)、固態硬盤(SSD)這兩種硬盤的區別在哪,那么機械硬盤和固態硬盤哪個壽命長,接下來武林網將為大家一一揭曉。

固態硬盤和機械硬盤內部結構
機械硬盤沒有讀寫次數的限制,但機械結構有使用壽命年限。而固態硬盤理論上來說壽命確實短于機械硬盤,但實際使用上,目前的固態硬盤正常使用壽命已可達5-10年,且由于沒有機械結構,不怕碰撞,摔落、斷電,因此武林網小編觀點認為,實際使用中固態硬盤相對更耐用。
先從傳統的機械硬盤說起,機械硬盤更像光驅的工作原理,有硬盤盤片(類似光盤)、帶動盤片轉動的電機、磁頭,屬于精密機械裝置,工作原理是通過磁頭來尋找高速旋轉盤片上的信息,來完成數據交換工作,完全就是封閉的光驅。
而機械結構如果不保養也會“疲勞”,因此機械硬盤用久了就會出現噪聲,尋道時間變長等問題,這是影響機械硬盤壽命的主要問題。
固態硬盤更像U盤的工作原理,由閃存介質存儲數據以及主控芯片來控制工作,閃存介質的作用是讓集成電路替代盤片,通過不斷的充放電來寫入和讀取數據,并通過主控芯片來完成數據交換。固態硬盤沒有機械結構,也不需要尋道,因此讀寫速度較比機械硬盤快很多。但由于閃存芯片的充放電次數有限,每一次讀寫,都是一次充放電的過程,因此影響固態硬盤的壽命主要是讀寫次數、容量。
機械/固態硬盤壽命一般多長?
從機械硬盤說起,在理論上來說,機械硬盤的生產商一般對硬盤的保修期是3-5年,超過保修期范圍后,機械硬盤會出現讀寫數據的速度減低,噪聲增大,就像發動機,機械出現老化的問題后,就需要進行保養,但是不會因此而報廢,所以機械硬盤的使用年限應該在5-10年完全沒有問題,甚至更多。
固態硬盤的壽命判斷標準一般是寫入次數或寫入容量,計算寫入容量單位不太直觀,其中還有4K、8K的隨機寫容量,一般是按TB、PB單位來計算的,一般專業人士和發燒友看寫入容量。這里還是介紹寫入次數,根據閃存芯片類型的不同(SLC、MLC)固態硬盤讀寫可達到1-10萬次,專業級可達百萬次,使用壽命最短區間也可以達到5-10年。
寫入次數的意思不是固態硬盤使用1萬次后就壞了,而是每個存儲單元可達1-10萬次,一個閃存芯片里有很多存儲單元,而主控芯片會自動給不同的存儲單元分配數據,以便分擔壽命風險。就像公廁里有很多馬桶,其中每個馬桶能使用1萬次,但因此不是進去一萬個人都會用一個馬桶,馬桶越多,這個公廁的壽命就越長。而固態硬盤壽命減少的特征是出現多次讀寫后壞掉的閃存單元,其他可以正常使用,就像公廁一個馬桶壞了,別的還可以用,公廁照常運轉。
近幾年,硬盤一直是影響PC性能最大的瓶頸,讀寫速度更快的固態硬盤普及多少解決了這一問題,超極本中大多都用固態硬盤,DIY用戶也有不少使用固態硬盤裝系統+機械硬盤存數據的組合。因此不少用戶會擔心固態硬盤的壽命是不是不夠長,但綜上所述,除非是極限狀況,否則正常使用,固態硬盤的壽命已經可以達到5-10年,甚至更長,所以根本不用擔心其耐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