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美女小編詳細的給大家介紹自己DIY組裝機的流程操作,CPU不同平臺安裝的CPU散熱器也不同,還有就是機箱內部接線,這塊是最難的,連一些DIY的老鳥都需要看著說明書才能解決!還有主板硬盤內存等等安裝流程,下面都會有詳細的文字解說和圖片解說的。廢話不多說,現在就與美女小編一起學習組裝電腦吧!
一、CPU與內存安裝篇
裝機的第一步,一般是安裝CPU、CPU散熱器與內存。
CPU之Intel篇:
Intel平臺很多:LGA775、LGA1155、LGA1156、LGA1366以及即將發布的LGA2011,雖然他們針角數不一樣,但 安裝的過程是十分類似的。打開底座、取出保護蓋、對好CPU的凹位放下CPU(這時CPU是平穩放下的,確保沒有突起部分就是對好位置了),然后蓋上鐵 蓋,用力壓下鐵桿到位,CPU就安裝完成。
散熱器之Intel篇:
很多網友覺得Intel原裝CPU散熱器很難安裝,其實只是沒掌握竅門,掌握竅門后,Intel原裝散熱是很容易安裝與拆卸的。首先,要把四個腳釘位置轉動到上面箭頭相反的方向,然后對準主板四個空位,用力下壓,即可完成一個位置的安裝,重復四次即可。
如果要拆卸散熱器,把四個腳釘位置向上面箭頭相的方向轉動,然后用力拉,重復四次即可拆卸。掌握好竅門后,你會發現原裝散熱器是最好安裝的,呵呵。當然,一些翻包、山寨的原裝散熱器質量比較差,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
CPU之AMD篇:
AMD的CPU安裝,從以往AM2到現在的AM3+、FM1平臺,安裝方法也是如出一轍,關鍵在于找到CPU的金屬小三角,與主板接口上的小三角對應,即可安裝。放好CPU后,用手壓一壓,把固定桿用力拉下即可固定。
散熱器之AMD篇:
AMD原裝散熱器的安裝也是比較容易的,先扣好沒有固定桿的那邊,然后找準另一邊的位置,待扣都扣在卡位上,按下固定桿,即可完成安裝。拆卸散熱器時,只需要把散熱器的固定桿拉起,把散熱器的扣取下離開卡位,平衡用力即可取下散熱器。
小貼士:散熱器與CPU粘得太緊,取不下怎么辦?
一些老式的AMD散熱器(Intel478接口的P4也會有類似情況)會有這樣的問題,用得久了,CPU上的硅脂與散熱器粘得太緊,散熱器取不下,一 用力就會連CPU一起拔起,一些資深DIY用戶應該有過這樣的經歷吧?那么要怎樣處理?先開機跑一些CPU負載軟件,比如說Prime95、國際象棋等, 跑5-10分鐘左右,加熱后再慢慢用平衡力就可以拿下散熱器了。
內存篇:
內存的安裝很容易,對準內存與內存插槽上得凹凸位,分別左/右用力下,聽到“啪”的一小聲,左/右卡位會自動口上,然后再用同樣方法壓好另一邊即可。值得注意的是,現在有一些主板,為方便安裝顯卡,只設置了一個卡位,而安裝方法是一樣的。
小貼士:內存與內存插槽的凹凸位對不上怎么辦?
如果換一個方向,內存的凹位于內存插槽的凸位還是對應不上,那么說明主板不支持這種內存,常見DDR2內存與DDR3主板、DDR3內存與DDR2主板,解決方法只能換內存或主板。組裝電腦配置推薦
二、電源、主板與硬盤安裝篇
安裝好主板上得CPU、散熱器和內存后,接下來需要把電源、主板和硬盤安裝在機箱上。
機箱內部安裝篇:
安裝主板有一定技巧,首先要對好主板和機箱的螺絲位,然后在機箱相應的螺絲位上安裝銅柱或腳釘,一般是6或9個,主板全部螺絲位要裝上以更好固定主板。然后安裝主板配件附送的擋板(要先把機箱標配的拆掉,盡管暴力拆吧,以后不會用到的)。
顯卡篇:
現在獨立顯卡不是必須安裝的,CPU或主板都集成了顯卡,滿足基本要求是沒問題的。安裝顯卡沒什么難度,把機箱擋板暴力拆下,對準PCI-E插 槽插上,然后上螺絲即可。如果主板有多條PCI-EX16插槽(最長的那種),優先接到靠近CPU端那條,這樣保證顯卡是全速運行。
三、主板接線篇
主板接線可以說是DIY門檻最高的一步,尤其是機箱上那些電源燈、開關等線,即使DIY老鳥,沒有說明書的情況也覺得頭痛。
接在主板上得電源,一般有兩種線,24PIN總電源與8PIN/4PIN的CPU輔助供電,對準卡位插上即可。稍有難度的是CPU輔助供電部分,會有兩種特殊情況。
小貼士:主板CPU輔助供電有8PIN,電源只有4PIN怎么辦?
CPU輔助供電部分,會有兩種特殊情況:1、主板是8PIN,電源只有4PIN,沒關系,主板只插4PIN也是可以的,只要不大幅度超頻,要注意只有 一邊可以插入,另一邊是不行的。2、主板是4PIN,電源8PIN,這種情況電源8PIN可以拆分為兩個4PIN的,其中一個4PIN可以插在主板上,這 樣就可以了。
機箱接線篇:
最有難度的一個環節,連老鳥也覺得頭痛,我們分開兩個部分來說。首先是前置USB接口與前置音頻接口,以往的機箱兩這部分接口沒有做到一體化設 計(所有線都是散開的,接錯一條怎么辦?呵呵,等著看好戲吧),非常不人性化,安裝難度也大。不過近幾年大部分機箱已采用一體化設計,已經對準防呆位置, 就可以輕松接上。
然后就是硬盤燈、電源燈、開關、重啟和PC喇叭這五個老大難問題了,最簡單的方法是查找主板說明書,找到相應的位置,對著接線,記住一個最重要的規律,彩色是正極、黑/白是負極。
小貼士:關于機箱線的英文意義?
HDDLED代表硬盤燈,POWERLED是電源燈,RESETSW是重啟鍵,POWERSW是開關,PCSPEAKER是PC小喇叭。其實對好正負極和主板上的說明,就可以接線了。
硬盤/光驅篇:
現在硬盤和光驅基本都是SATA接口了,接上SATA電源線(5PIN扁口線)和數據線即可。
獨立顯卡篇:
中高端顯卡,別忘了要接上6PIN或8PIN的輔助供電哦。一些高端獨立顯卡,還要接多個輔助供電,要全部接上。電源線不夠怎么辦?用顯卡附送的轉接線吧。
硬件已經全部安裝完畢了!接上顯示器和鍵盤鼠標,如果正常開機,就進入BIOS設置里準備安裝系統。如果不會安裝系統的朋友請繼續閱讀:如何制作u盤系統以及安裝系統 怎么用大白菜u盤裝系統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