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的屏幕像素密度PPI知識先列幾個數(shù)據(jù):
iPhone 3GS及之前機型的ppi都是160左右。
iPhone 4及后續(xù)機型的ppi都是330左右。
普通的5英寸720p屏幕Android手機是300左右。
旗艦級5英寸1080p屏幕Android手機是440左右。
5.5英寸1440p屏幕的OPPO Find 7達到540左右。
這個數(shù)再彪下去有沒有實際意義呢?我查到的資料顯示,ppi的極限值是600左右,再大的話,人眼也無能為力了。
但前提是不考慮功耗問題。這里我們參考AnandTech給出的一個數(shù)據(jù),ppi從330提高到470,耗能會增加20%。屏幕是手機最大的能耗源,屏幕分辨率變大,就需要更強的SoC,更大的電池。
所以呢,如果能保障功耗問題,App的適配問題,手機ppi還可以繼續(xù)飆升。但這個如果是手機廠商很難做到的,需要做SoC芯片和管操作系統(tǒng)的上游公司一起發(fā)力,更需要屏幕技術的進步。現(xiàn)在看來,在手機上ppi值300多對于普通用戶是個平衡點。
再來看看筆記本電腦:
Retina屏的13英寸MacBook Pro筆記本電腦ppi為230。
最新款的13英寸MacBook Air的ppi為130。
電池續(xù)航的對比是9個小時和12個小時。
13英寸1080p屏幕的超極本ppi為170,續(xù)航也能達到9個小時左右。
普通的1280×800分辨率14英寸筆記本電腦剛達到100的ppi。
聯(lián)想、惠普、華碩、宏碁等PC廠商好像就沒什么興趣飆一下ppi。以14英寸電腦為例,若其他性能不降低,ppi接近200的話,屏幕會清晰得多,人眼也能享受視覺革命。
胡亂說了半天其實就一句話,我對自己的手機屏幕顯示效果(Nexus 4,ppi 320)基本滿意,但看過Retina屏幕的MacBoo Pro后,就覺得MacBook Air弱爆了。不犧牲現(xiàn)有特性的情況下,比如重量、體積、續(xù)航,MacBook Air何時能用上Retina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