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沒有注意到在申請注冊賬號的時候,填在那些條條框框的注冊資料很可能將你的隱私泄露了出去。
新聞報道過這樣一件事:一位大學生的父親在晚上接到一個電話,自稱是他兒子的同學。電話里說他兒子有了車禍,并要這位父親準備些手術費去看他,然后電話就掛斷了。這位父親立即撥打他兒子的電話,但一直處于關機狀態。這時候他慌了,他覺得一定是出了什么事了。恰好,電話又響了,還是剛剛那個號碼。接通后,電話那頭很急,說道同學們已經給他籌到了3000塊錢,大概還差7000塊錢,要求他立即匯過去才能進行手術。于是他按電話里提供的賬號把錢打了過去,并于當晚買了兒子大學所在城市的車票。
第二天早晨,那位父親到了學校,發現兒子并沒有事,才意識到自己被騙了。他父親不知道,兒子在晚上睡覺時都有關機的習慣,因此電話一直都是關機狀態。在警方的調查中得知,這位同學是在網上投了簡歷,把自己一切信息都填在了里面,而這些信息又恰好被一些不懷好意的人竊取,于是就發生了以上的騙局。
我們從中也要吸取教訓。
一、不要隨隨便便把自己的真實信息放在網上。因為網上有人專門靠出售用戶信息謀生,不管什么時候都不要透漏自己的真實信息。
二、在注冊賬號時,盡量不要填寫手機號與郵箱賬號。如果為必填項,手機號可隨便填寫,郵箱填一個最不常用的。私人郵件地址僅讓身邊的朋友知道。這也是為了減少垃圾郵件與垃圾短信的一個方法。
三、把在一起幾個要好的同學或朋友的聯系號碼給父母留一份。萬一電話打不通,還可以聯系那些同學問一下情況。
四、遇到事情時一定要冷靜分析,多多與對方交流以發現破綻。就像上面的案例里,如果在電話里故意把老師的名字講錯,看看對方還是不是順著錯的講。
在以前的一篇關于搜索引擎的高級用法里也說過,用搜索引擎也能找出某人的一些隱私信息。不僅別人可以隨意搜索到,而且一旦放在了網上,想從網上刪掉就不會那么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