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raid?
raid的英文全拼為“Redundant Arrays of Inexpensive Disks,RAID”,中文翻譯過來就是“磁盤陣列”,原理是利用數組方式來作磁盤組,配合數據分散排列的設計,提升數據的安全性。磁盤陣列是由很多價格較便宜的磁盤,組合成一個容量巨大的磁盤組,利用個別磁盤提供數據所產生加成效果提升整個磁盤系統效能。利用這項技術,將數據切割成許多區段,分別存放在各個硬盤上。磁盤陣列還能利用同位檢查(Parity Check)的觀念,在數組中任一顆硬盤故障時,仍可讀出數據,在數據重構時,將數據經計算后重新置入新硬盤中。
服務器做raid的作用及好處
速度更快,安全性更高,相互備份,防止硬盤壞了,另一個硬盤數據還在(兩個盤數據一樣),讀取速度加快。因為是同時從好幾塊硬盤上面讀寫。2塊就是2倍,4塊就是4倍。當然這只是理論上的說法,并不能達到那么好的效果。2塊就1倍多,4塊大概有3倍吧。
磁盤陣列其樣式有三種,一是外接式磁盤陣列柜、二是內接式磁盤陣列卡,三是利用軟件來仿真。外接式磁盤陣列柜最常被使用大型服務器上,具可熱抽換(Hot Swap)的特性,不過這類產品的價格都很貴。內接式磁盤陣列卡,因為價格便宜,但需要較高的安裝技術,適合技術人員使用操作。利用軟件仿真的方式,由于會拖累機器的速度,不適合大數據流量的服務器。
目前對RAID級別的定義分別為raid0、1、2、3、4、5、6等,可以獲得業界廣泛認同的有4種,RAID 0、RAID 1、RAID 0+1和RAID 5。 曉龍原創文章
RAID 0具有成本低、讀寫性能極高、存儲空間利用率高等特點。但由于沒有數據冗余,其安全性大大降低,陣列中的任何一塊硬盤的損壞都將帶來災難性的數據損失。所以,RAID 0中配置的硬盤不宜太多。
RAID 1是兩塊硬盤數據完全鏡像,它具有安全性高、技術簡單、管理方便、讀寫性能良好等特點。但它無法擴展單塊硬盤容量,數據空間浪費大。
RAID 0+1綜合了RAID 0和RAID 1的特點,獨立磁盤配置成RAID 0,兩套完整的RAID 0互相鏡像。它的讀寫性能出色、安全性高,但構建此類陣列的成本投入大,數據空間利用率低,不能稱之為經濟高效的方案。
服務器怎么做raid?
首先我們要看主板是否支持raid功能,如果不支持您可以購買一個pci的raid磁盤陣列卡,今天華海電腦網小編以華碩p8b-x服務器主板為例子做演示,大同小異,首先我們開機連續點擊鍵盤del進入bios設置,選擇“advanced選項卡”,我們把硬盤模式更改,在SATA configuration里的detemines how SATA controller(s)選項里選擇”RAID mode“模式。按F10保存設置即可。
修改硬盤模式為RAID Mode
重啟電腦后,按Ctrl+I鍵(開機后有提示的)進入以上界面,我們選擇”create RAID volume“選項,創建一個磁盤陣列”RAID“。之后進入以下界面。
曉龍原創文章
填寫name(名字),隨便填寫,比如”yxl-raid1“,使用tab鍵切換到RAID Level,調整為raid1(mirror),其他參數不變,繼續使用tab鍵切換到create volume,回車按Y,完成創建raid。
曉龍原創文章
按Y完成創建
回到bios設置,把boot啟動選項boot option #1選擇剛創建的raid即可,開機正常安裝系統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