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CPU?縮寫叫CPUCentralProcessUnit,也叫中央處理器(目前CPU分INTEL與AMD)。其中所集成的電子元件也越來越多,上萬個晶體管構成了CPU內部結構。那么這上百萬個晶體管是如何工作的呢?聽起來似乎很深奧,但歸納起來,CPU內部結構可分為控制單元,邏輯單元和存儲單元三大局部。CPU工作原理就象一個工廠對產品的加工過程:進入工廠的原料(指令)經過物資分配部門(控制單元)調度分配,被送往生產線(邏輯運算單元)生產出成品(處理后的數據)后,再存儲在倉庫(存儲器)中,最后等著拿到市場上去賣(交由應用順序使用)。
intel CPU與amd CPU區別
上圖為intel CPU(無針腳),下圖為AMD CPU(針腳)
1.主頻越高,CPU速度越快。由于內部結構不同,并非所有的時鐘頻率相同的CPU性能都一樣。外頻即系統總線的工作頻率;倍頻則是指CPU外頻與主頻相差的倍數。三者關系是主頻=外頻x倍頻。1.主頻,倍頻,外頻:主頻是CPU時鐘頻率(CPUClockSpeed即系統總線的工作頻率。
2.擴展總線速度(Expansion-BuSpeed:指安裝在微機系統上的局部總線如VESA 或PCI總線接口卡的工作速度。
3.內存總線速度(Memory-BuSpeed:指CPU與二級(L2高速緩存和內存之間的通信速度。
4.L1高速緩存即一級高速緩存:內置高速緩存可以提高CPU的運行效率,這也正是486DLC比386DX-40快的原因。內置的L1高速緩存的容量和結構對CPU的性能影響較大,這也正是一些公司力爭加大L1級高速緩沖存儲器容量的原因。不過高速緩沖存儲器均由靜態RAM組成,結構較復雜,在CPU管芯面積不能太大的情況下,L1級高速緩存的容量不可能做得太大。
5.CPU工作電壓有逐步下降的趨勢,工作電壓(SuppliVoltag:指CPU正常工作所需的電壓。早期CPU工作電壓一般為5V隨著CPU主頻的提高以解決發熱過高的問題。
6.內置協處理器:含有內置協處理器的CPU可以加快特定類型的數值計算。如高版本的AUTOCA D就需要協處理器支持。
7.數據總線寬度:數據總線寬度決定了CPU與二級高速緩存、內存以及輸入/輸出設備之間一次數據傳輸的信息量。
8.采用回寫(Write Back)結構的高速緩存:它對讀和寫操作均有效,速度較快。而采用寫通(Write-through)結構的高速緩存,僅對讀操作有效。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