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網絡基本已經貫穿千家萬戶,而我們搭建無線網絡,肯定需要購買一臺無線路由器,那么無線路由器選購看什么參數?下面裝機分享一下選購路由器你需要了解這些知識,來了解一下。
CPU型號、主頻
這主要決定了路由的NAT性能,和電腦CPU一樣,自然是越強越好。這點很容易被忽視,一些品牌也不會把這些詳細的信息標注出來,但它決定了高負載下穩定性、延遲,大量設備同時使用下的表現,以及使用其他功能時表現。
內存和Flash大小
這點也是越大越好。內存多多益善,其意義和電腦內存差不多。而Flash大小對深度用戶更重要,如果Flash只有2M大小,那連刷個第三方固件都幾乎沒辦法,一般路由只有4~8M,推薦16M以上。
頻段與帶寬
這是路由器最基礎的參數。頻段主要分為2.4GHz和5GHz,現在的很多路由器兩者都有(2.4G是基礎),前者信號覆蓋廣、但設備多容易受信號干擾,后者速度相對更快。選擇路由器自然是能有5G就更好唄。
帶寬指的是信道的寬度,2.4G總帶寬60MHz,5G總帶寬460MHz,每條信道20MHz。某些協議能夠將相鄰信道同時使用,以增加帶寬。無線芯片的型號也起到重要的作用,不過一般用戶很難比較誰好誰壞,所以不必太過糾結。
協議與網口
這也是基礎參數。指的是802.11g、802.11n、802.11ac等無線協議,11g只有54Mbps,11n速度可達300Mbps。通過MIMO、OFDM等技術可以高達600Mbps,11ac通過2.4G+5G混合,使得最高速率可達1000Mbps。所以選擇高速的無線協議總歸是沒錯的。
相信很多人已經用上了100M以上的網絡,所以選擇1000M有線網口的路由還是很重要,否則普通的100M路由跑不到滿速是很難受的。
天線增益
這個基礎參數大大影響了無線信號強度和覆蓋范圍,如果你房子夠大或者墻多的話,需要高增益的天線才能好好正常流暢上網,否則信號不好很容易造成網絡卡頓和高延遲。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國家地區的規定不同,一般國內的路由器都被限制在了最高20dBm(100mW),低端路由器能有5dBm就夠得瑟了...所以不要迷信什么“穿墻王”,信號不好的話你只能選擇用“無線中繼、電力貓、Mesh路由”來大幅改善信號問題了,少數路由可以自定義功率、突破限制。
PS:天線多不代表信號好,更不代表性能強,主要看方案,而不是看樣子看噱頭。
做工、設計、價格
和電腦硬件一樣,功能都到了比較強的水準以后,就開始追求做工和設計了,樣子要好看、逼格滿滿,才能搬的上臺面(放桌子上顯擺一哈)。做工在于路由內部,什么黑色沉金PCB、干擾屏蔽罩、高端晶振、網絡濾波器什么的。
特殊需求
比如說USB存儲、USB供電、遠程app控制等等,都是比較實用的功能,但相信大家最關注的還是要有“第三方固件支持”。什么刷個梅林、DD-WRT、Open-WRT,有了第三方固件的支持,咱們可以使用非常全面的功能,比如掛個“梯子”、搞個“多撥”,別提有多爽了。
所以選擇路由的話,要注意原廠固件是否好用、功能是否齊全,有些品牌的高端路由都有自家獨占的功能。如果不咋地的話,就要看你選擇的這個路由器型號有沒有第三方固件支持,這是很重要的。
篇后語:
最讓人關心的就是價格了,高配低價的產品才有高性價比,但一般都是高價才有高配。路由太差體驗不好,太貴的又劃不來,大家在挑路由時,根據自己的網絡情況和居住環境來選,才是最合適的。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