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器是個買回家基本上就不會有人再搭理的數碼產品,但它在家里卻承擔著所有的網絡數據傳輸工作,看視頻卡、玩游戲閃斷、下載東西的時候就不能看電視,這一切全和它有直接的關系。
那么到底怎樣可以買到一臺靠譜的路由器呢,又或者說買路器的時候都要注意哪些參數或功能呢?今天我們就給大家簡單的梳理一下。
購買路由器要注意什么 購買路由器看什么參數
買路由器的時候大致可以看到如下參數:
--傳輸標準 [重要]
--天線增益 [重要]
--供電方式 [一般]
--處理器 [重要]
--內存、Flash等 [一般]
當然還有其它一些數據性的參數,但對于完全不懂或是僅僅普通家用的人來說,知道上面這些數據的好壞就可以了,我們逐一來講。
傳輸標準,對網速和連接情況有著最直接的作用,就是那個IEEE 802.11b/g/n/ac,這個標準是國際化標準,代表了網絡的數據傳輸率的等級,從左至右依次增大。
我們最常見的是支持 IEEE 802.11N協議(最高速率可達300M)。如果你看到一款路由器寫的是 IEEE 802.11G,商家說可以達到300M,這就是坑你了,因為它最高只支持到54M標準。
而 IEEE 802.11N 可以支持2.4GHz和5GHz兩個頻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雙頻路由。
2.4GHz和5GHz頻段是什么?
這個參數是路由器的工作頻率(無線傳輸率),2.4GHz 頻段技術非常成熟,也是使用最多的頻段,它擁有穿墻能力強的顯著特點。但你也用,我也用,這就導致了信道擁堵,所以網速就會變慢了。簡單的理解就是高速公路上車來的太多了,想快也快不起來。
5GHz頻段則剛好相反,它的傳輸速率非常的快,但穿墻能力很弱。不過很多路由發燒友都認為802.11N 這種頻段模式有點偽5G WiFi 的嫌疑,而 802.11AC 才是真正的5GHz標準。
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出,他們之間很明顯的用途了,5GHz頻段速度很快,但如果你換了別的房間,或是距離路由比較遠,還是選擇2.4GHz 頻段比較好,必須保證信號穩定。如果你就在路由附近5GHz頻段更快哦。
天線增益,這個數據的好壞,決定了路由器的信號強弱。我們首先要說一個誤區,天線越多信號越好,這個結論并不準確。如果你買的是一臺300M的路由器,他們不管它是2根天線,還是4根天線,整體還是300M,并沒有變大。
信號強度取決于天線增益、擺放位置和一些相關芯片,其中天線增益可能大家并不是很了解,我們重點說一下。這個參數我們在很多路由器的規格中都看不到,現在普遍的路由器天線增益有2dBi/3dBi/5dBi。
dBi 是功率增益的一個相關單位,理論上數字越大越好,一般廠商不標的很有可能就是2和3,如果到了5dBi,基本都會拿出來吹一吹。大家可以簡單的理解為,5dBi 就是在5米范圍內都能保證很完美的表現。(也要根據實際情況判斷,如房屋結構等)。
在買的時候一定要去產品介紹里面找一找,看有沒有提到這個東西。上圖是某米產品介紹中的一個節選片段。
供電方式,說重要也重要,說不重要也就那么回事。普通路由全都是直接電源供電,但對于在校的學生來說就有點坑,因為大多學校都是晚上11點左右斷電,想偷偷上網是沒希望了,這時候一臺能支持充電寶供電的路由就非常重要了,就看你有沒有這個需求了。
處理器這種核心硬件不管是對什么產品都是非常重要的,不過路由器比較特殊,就算告訴你參數你也未必看的懂,對于一般家庭用戶來說,這個其實并不用太操心,只要上面兩個參數靠譜了,處理器對你的影響,你幾乎發現不了。
內存、Flash等同樣也對路由的性能有影響,但一般只有路由發燒友才會去研究這些參數,對我們普通用戶來說只要搞懂“傳輸標準”、“天線增益”這兩個重要的參數就可以買到一款很靠譜的產品了。
智能路由器的“智能”兩個字很重要嗎?
其實理論上來說,路由器的主要職責還是用來共享 WiFi 數據,所謂的智能大多也就是可以通過APP來實現一些遠程操作,如:遠程下載電影、遠程重啟、遠程報警等。
對于這些附屬功能,仍然不是選購路由的首要參考,一定要在確定了產品的重要參數之后,再去看這些附屬功能,不要因小失大。畢竟路由器還是以穩定、信號強為主要保障。
很重要的提示:想體驗路由器5GHz頻段的超快速度,除了要買一臺好的路由器之外,你的手機和電腦也要支持才行哦,否則是找不到5G信號的,我的老筆記本就不支持,所以只能含著淚繼續使用2.4G了。目前支持的設備越來越多了,買手機或電腦的時候別忘了看看相關參數哦。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