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發(fā)表于Levi.Blog和oschina
??從基本層面看,table
元素是由行組成的,行又是由單元格組成的。每個行(tr
)都包含標(biāo)題單元格(th
)或數(shù)據(jù)單元格(td
),或者同時包含這兩種單元格。如果認(rèn)為為整個單元格添加一個標(biāo)題有助于訪問者理解該表格,可以提供caption
。scope
屬性(是可選的,但推薦使用)可告訴屏幕閱讀器和其他輔助設(shè)備當(dāng)前的th
是列表的標(biāo)題單元格(使用scope="col"
)還是行的標(biāo)題單元格(使用scope="row"
),抑或是用于其他目的的單元格。
??在默認(rèn)情況下,表格在瀏覽器中呈現(xiàn)的寬度是其中的信息在頁面可用空間里所需的最小寬度,也可以用CSS改變表格的格式??梢酝ㄟ^在每行開頭添加一個th
元素為每個行添加標(biāo)題單元格。列標(biāo)題應(yīng)設(shè)置scope="col"
,而每個行的th
(位于td
之前)則應(yīng)設(shè)置scope="row"
。
??在默認(rèn)情況下,th
文本是以粗體顯示的,th
和caption
文本都是居中對齊的,表格的寬度就是內(nèi)容所需的寬度。
??下面這段程序中,thead
、tbody
和tfoot
顯示的定義了表格的不同部分。接著在每行的開頭添加了th
元素。tbody
和tfoot
中的th
設(shè)置了scope="row"
,表明它們是行標(biāo)題。
??上面程序中的thead
元素可以顯示的將一行或多行標(biāo)題標(biāo)記為表格的頭部。tbody
元素用于包圍所有的數(shù)據(jù)行。tfoot
元素可以顯示的將一行或多行標(biāo)記為表格的尾部??梢允褂?code>tfoot包圍對列的計算值,也可以在長表格(如列車時刻表)中使用tfoot
重復(fù)thead
元素的內(nèi)容。以上三個元素不影響表格的布局也不必需。如果包含了thead
或tfoot
,則必須同時包含tbody
。此外還可以對它們添加樣式。 ??如果table
是嵌套在figure
元素內(nèi)除figcaption
以外的唯一元素,則可以省略caption
,使用figcaption
對表格進(jìn)行描述。 ??可以通過scope
屬性指定th
為一組列的標(biāo)題(使用scope="colgroup"
),或者為一組行的標(biāo)題(使用scope="rowgroup"
)。
??可以通過colspan
和rowspan
屬性讓th
或td
跨越一個以上的列或行。
讓單元格跨越兩個或兩個以上列的步驟
在需要定義跨越一個以上的列的單元格的地方,如果為標(biāo)題單元格,輸入<th
后加一個空格,否則輸入<td
后加一個空格。輸入colspan="n">
,這里的n
是單元格要跨越的列數(shù)。輸入單元格的內(nèi)容。根據(jù)前面的內(nèi)容,輸入</th>
或者</td>
。完成表格的其余部分。如果創(chuàng)建一個跨越兩列的單元格,在該行就應(yīng)該少定義一個單元格;如果創(chuàng)建了一個跨越三列的單元格,在該行就應(yīng)該少定義兩個單元格。...<body><table> <caption>TV Schedule</caption> <thead> <!-- table head --> <tr> <th scope="rowgroup">Time</th> <th scope="col">Mon</th> <th scope="col">Tue</th> <th scope="col">Wed</th> </tr> </thead> <tbody> <!-- table body --> <tr> <th scope="row">8 pm</th> <td>Staring Contest</td> <td colspan="2">Celebrity Hoedown</td> </tr> <tr> <th scope="row">9 pm</th> <td>Hardy, Har, Har</td> <td>What's for Lunch?</td> <td rowspan="2">Screamfest Movie of the Weak</td> </tr> <tr> <th scope="row">10 pm</th> <td>Healers, Wheelers & Dealers</td> <td>It's a Crime</td> </tr> </tbody> </table></body></html>body { font: 100% sans-serif; /* This results in Arial on Windows and Helvetica on OS X. */}table { /* The default setting is border-collapse: separate;. By changing separate to collapse as shown below, the space between each table cell is removed. */ border-collapse: collapse; -webkit-box-shadow: 3px 3px 7px #055584; -moz-box-shadow: 3px 3px 7px #055584; box-shadow: 3px 3px 7px #055584;}caption { color: #055584; font-size: 1.25em; font-weight: bold; margin: 0 0 .5em; text-shadow: 1px 1px 1px #c0e0f2;}td,th { font-size: .8125em; border: 1px solid #000; padding: .75em; }th { background: #055584; color: #c0e0f2;}td { background: #d2ebf9; width: 9em;}thead th:first-child { background: #1a628c;}thead th { border-bottom: 3px solid #000; text-transform: uppercase;}讓單元格跨越兩個或兩個以上行的步驟
在需要定義跨越一個以上的行的單元格的地方,如果為標(biāo)題單元格,輸入<th
后加一個空格,否則輸入<td
后加一個空格。輸入rowspan="n">
,這里的n
是單元格要跨越的行數(shù)。輸入單元格的內(nèi)容。根據(jù)前面的內(nèi)容,輸入</th>
或者</td>
。完成表格的其余部分。如果創(chuàng)建一個rowspan
等于2的單元格,就不需要定義下一行中該單元格對應(yīng)的單元格了;如果創(chuàng)建了一個rowspan
等于3的單元格,就不需要定義下面兩行中該單元格對應(yīng)的單元格了,以此類推。??表格中的每一行都應(yīng)該具有相同的單元格數(shù)量。跨越多列的單元格應(yīng)該算作多個單元格,它的colspan
屬性值為多少就算做多少個單元格。表格中的每一列都應(yīng)該具有相同的單元格數(shù)量??缭蕉嘈械膯卧駪?yīng)該算作多個單元格,它的rowspan
屬性值為多少就算做多少個單元格。
??腳本主要分為外部腳本和嵌入在頁面中的腳本。
??輸入<script src="script.js"></script>
,這里的script.js
是外部腳本在服務(wù)器上的位置及文件名。應(yīng)盡量將腳本元素放在</body>
結(jié)束標(biāo)簽之前,而不放在文檔的head
元素里(因為這樣會影響頁面顯示的速率)。大多數(shù)情況下,最好在頁面的最末尾加載腳本,即</body>
結(jié)束標(biāo)簽的前面。
壓縮Javascript腳本的工具
Google Closure Compiler 供下載的版本及文檔
UglifyJS 供下載的版本及文檔 在線版本
YUI ComPRessor 供下載的版本及文檔 非官方的在線版本
??嵌入腳本位于HTML文檔內(nèi),同嵌入樣式表很類似。
<!DOCTYPE html><html lang="en"><head> <meta charset="utf-8" /> <title>Adding an Embedded Script</title> <link rel="stylesheet" href="css/global.css" /></head><body> <p>... All of your HTML content is here ...</p> <p>See the HTML code regarding how to embed JavaScript directly before the <code></body></code> end tag.</p> <!-- See related comments in load-before-body-end-tag.html and load-in-head.html. --> <script> /* Your JavaScript code goes here */ </script></body></html>HTML and CSS 讀書筆記
本文為本人原創(chuàng),采用 知識共享 “署名-非商業(yè)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4.0 (CC BY-NC-SA 4.0)”許可協(xié)議 進(jìn)行許可。 本作品可自由復(fù)制、傳播及基于本作品進(jìn)行演繹創(chuàng)作。如有以上需要,請通過E-mail等方式告知,并在文章開頭明顯位置加上署名 [ 丁學(xué)文.Blog ] 、原文鏈接及許可協(xié)議信息,并明確指出修改(如有),不得用于商業(yè)用途。謝謝合作。 詳情請點擊查看許可協(xié)議及版權(quán)聲明具體內(nèi)容。
博主聯(lián)系方式: E-mail: xuewending1995@Gmail.com [ 請注明來意 ] GitHub: Levi.GitHub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