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wangfupeng1988/p/4000798.html
本系列用了大量的篇幅講解了上下文環境和作用域,有些人反映這兩個是一回兒事。本文就用一個小例子來說明一下,作用域和上下文環境絕對不是一回事兒。
再說明之前,咱們先用簡單的語言來概括一下這兩個的區別。
00 上下文環境:
可以理解為一個看不見摸不著的對象(有若干個屬性),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確實實實在在存在的,因為所有的變量都在里面存儲著,要不然咱們定義的變量在哪里存?
另外,對于函數來說,上下文環境是在調用時創建的,這個很好理解。拿參數做例子,你不調用函數,我哪兒知道你要給我傳什么參數?
01 作用域:
首先,它很抽象。第二,記住一句話:除了全局作用域,只有函數才能創建作用域。創建一個函數就創建了一個作用域,無論你調用不調用,函數只要創建了,它就有獨立的作用域,就有自己的一個“地盤”。
02 兩者:
一個作用域下可能包含若干個上下文環境。有可能從來沒有過上下文環境(函數從來就沒有被調用過);有可能有過,現在函數被調用完畢后,上下文環境被銷毀了;有可能同時存在一個或多個(閉包)。
上面的文字不理解沒關系,且看下面的例子。
第一,除了全局作用域外,每個函數都要創建一個作用域。作用域之間的變量是相互獨立的。因此,全局作用域中的x和fn作用域中的x,兩者毫無關系,互不影響,和平相處。
第二,程序執行之前,會生成全局上下文環境,并在程序執行時,對其中的變量賦值。
第三,程序執行到第17行,調用fn(5),會產生fn(5)的上下文環境,并壓棧,并設置為活動狀態。
第四,執行完第17行,fn(5)的返回值賦值給了f1。此時執行上下文環境又重新回到全局,但是fn(5)的上下文環境不能就此銷毀,因為其中有閉包的引用(可翻看前面文章,此處不再贅述)。
第五,繼續執行第18行,再次調用fn函數——fn(10)。產生fn(10)的上下文環境,并壓棧,并設置為活動狀態。但是此時fn(5)的上下文環境還在內存中——一個作用域下同時存在兩個上下文環境。
講到這里,重點已經講出來了,之后的場景這里就不再贅述了。
目的還是希望大家能通過這個例子,來理清楚上下文環境和作用域的關系。當然,也不是非得像個學院派似的一字一文的把概念說出來,簡單理解一下,對用閉包是有幫助的。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