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Mozilla基金會迎來了它10歲生日.目前Firefox全球用戶總量已達1.6億,該瀏覽器的主要競爭對手有微軟 IE、挪威Opera和蘋果Safari等。雖然Mozilla還開發了雷鳥(Thunderbird)電子郵件收發軟件等產品,但以Firefox瀏覽器最為知名.
問:Mozilla是一個什么樣的組織?
答:Mozilla是一家非盈利組織.雖然我們現在有不少成員原先都是企業家,但我們的目的并不是為了獲取利潤,我們也不會讓Mozilla上市,更不會向員工發放股票期權.我們投身Mozilla,是因為我們可以把握互聯網瀏覽的未來,當然我們并不會因此而自滿.
問:作為一家非盈利機構,你如何讓Mozilla具備強大市場競爭力?
答:我們是一家混合型機構,我們會向市場推出競爭產品.上周我批評了蘋果(騰訊科技注:指里利指責蘋果不應在其iTunes音樂商店和QuickTime視頻軟件自動升級服務中強行捆綁Safari 3.1版瀏覽器).我并不擔心自己的收入,而是擔心能否保持互聯網領域的開放性.
不少人覺得,Mozilla的性質既與Google不同,也不是紅十字會之類的純慈善機構,因為Mozilla還會向市場推出產品.當然與Mozilla性質相同的機構也有一些,如(分類廣告網站)Craigslist、維基百科 (Wikipedia)等,這些組織雖然也有著自己的產品,但他們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實現自己的使命.
問:從這個角度上講,你是否認為開放源代碼(以下簡稱“開源”)瀏覽器已打敗了商用瀏覽器?
答:我們只是希望這個開放的世界不再封閉.現在有一種不好的傾向正在抬頭,即硬件、軟件及服務都由一家企業來提供.就像多年以前,美國公眾在使用電話服務時,硬件必須由AT&T提供,服務也由該公司提供.(蘋果)iPhone手機差不多也是這種情況.有些企業控制了全部或接近全部的產品供應和服務.
問:這么說來,專利性產品將不再時興?
答:互聯網產業有其開放天性,它能促使該產業的各個領域具備競爭性.那么是不是開性已在互聯網產業領域完全占據優勢呢?如果我們這樣認為,那就大錯特錯了.以iPhone為例,我們就無法把Firefox瀏覽器置入其中.他們已排除了任何可解析 java或HTML(超文本鏈接標示語言)的程序.他們想通過合法手段將自己封閉起來.消費者卻希望能打破這種封閉,消費者有這樣的需求.
問:在計算機領域外,Mozilla還有什么計劃?
答:我們已制定了手機開發項目.諾基亞在他們的手機中裝載了瀏覽器.我們正與一家以上的手機制造商展開使用.在iPhone的推動下,手機制造商在預裝軟件事宜上獲得了更多話語權.
問:Opera在該領域內是否業績不俗?Opera瀏覽器是不是已經預裝在各類手機和任天堂的Wii游戲機之中?
答:很難說Wii游戲機是一種平臺.去年就有人批評Mozilla,稱我們在手機項目中不及 Opera.就Opera預裝在手機上而言,誰會用呢?蘋果Safari手機瀏覽器提供了Ajax技術支持,它可方便你使用Gmail等應用軟件. Opera只是贏得了封閉式產品的爭斗.換句話說,如果有300家智能手機廠商,Opera就得派出300個銷售團隊,以分別說服這些廠商預裝自己的瀏覽器.
而Firefox的崛起,則體現了人們這樣一種需求:用戶希望更多控制權.在這個問題上,我們更崇尚平等主義,即讓用戶平等享有手機的控制權,因此目前(不利)局面肯定會得到改變.
問:通過Google倡導的Android手機通用平臺(來改變)?
答:Android同樣也是封閉型平臺,它由Google所操縱,只不過開放性比蘋果稍強一點罷了.
問:那Android手機計劃預裝何種瀏覽器?
答:他們選擇了Webkit.因此我們正與其他手機制造商加強合作力度.
問:那等于Android平臺已把你們拒之門外了?
答:目前我們對此還不太清楚.我們已在提高產品性能方面做了大量工作.Firefox 3的速度更快,內存占用也大幅降低.我們希望消費者能出來說話,因為這樣能給他們提供更佳性能.
問:能不能再談談Android選擇瀏覽器的事情?
答:這其實是一項技術選擇.他們三年前就作出了決定,等于是已經不可更改.Google收購Android時,后者當時就已經作出了決定.但現在情況與當時已大不一樣.我們(Firefox)的體積僅為Safari一半,內存占用也較微軟IE為低.
問:是否可以這樣認為,如果某款瀏覽器在臺式機上表現領先,它就一定也在手機瀏覽上也表現不俗?
答:這個不敢打保票.但相應測試表明,Firefox在手機上的瀏覽速度也很快.我們有望于今年年底推出手機版Firefox.
問:那你們在Android平臺之外,是否同樣也在手機瀏覽器中具有發展潛力?
答:我們很幸運,與數家手機制造商開始了合作,這些廠商認為,應聽取用戶的意見.當然,我們要走的路還很長.很多網站正與我們合作.Webkit對于不少語言的支持還不太好.我們有著1.6億臺式機用戶,我們可以向他們提供臺式機到手機的無縫瀏覽體驗.你可以關上筆記本后打開手機瀏覽器,你剛剛在筆記本上瀏覽器的內容也可在手機瀏覽器上顯示.
問:為什么說Firefox更安全?
答:Firefox的開發成長,正處于互聯網最不安全的時代.我們知道,使用ActiveX的想法很糟糕.我們向全球公開了代碼,開源社區可對代碼進行分析,然后指出其中的漏洞.從某種程度上講,蘋果、微軟對安全研究者有一種故意態度,而我們與這些研究者的關系就更好一些.
問:微軟頭上是不是老戴著一頂涉嫌市場壟斷的帽子?
答:是的.他們是壟斷者.(微軟)他們做得比以前好些了.他們似乎更愿意遵守網絡瀏覽器標準,也注重加強開放性和兼容性.我們保持著與他們的定期接觸.
問:在Firefox需要與Windows操作系統相兼容的信息時,他們是否會給你們提供相應資料?
答:我不知道我們的待遇是否與其他廠商一樣.我并不認為微軟在信息共享上把我們排除在外.微軟提供相應文檔和應用編程接口(API)參數方面做得不錯,而且法院也要求他們這樣做.我現在更擔心的是發行渠道.我們實際上是被排斥在第一發行渠道之外,即我們必須依賴終端用戶自己下載Firefox,而不是可以在操作系統中就找到并使用Firefox.
微軟在操作系統中捆綁了IE,他們做得很好,以致于OEM(原始設備制造商,即各PC廠商)說也不愿就此加以修改.我希望這方面的情況能有所改善,當然這需要監管機構出面才行.
問:目前Firefox產品開發進展怎么樣?
答:Firefox 3正式版即將推出,我們今年晚些時候可能推出3.5版之類的.一兩年后會推出Firefox 4.0版,該版本采取了修訂后的Mozilla平臺.目前平臺版本號為Mozilla 1.9版,不久會采用2.0版.我們正與手機廠商及在線服務商合作.目前我們正忙于3、4個項目的開發.
以下是里利對于Mozilla及Firefox發展歷程的簡要問答:
問:請給我們簡要談談Mozilla的發展史.
答:確實很多人并不了解Mozilla的創立過程.1998年3月31日,Netscape(網景)瀏覽器決定向用戶免費提供,原因是無法與微軟IE瀏覽器競爭.Netscape決定把自己改變為一款開源瀏覽器,這就是Mozilla的最初起源.
問:后來Mozilla的歸屬都發生了哪些變化?
答:AOL(注:當時還未與時代華納合并)1998年收購了Netscape,但 Netscape市場業績并不佳,Mozilla部門也沒有多大起色.2003年,AOL決定讓Mozilla“自奔前程”,這就是Mozilla基金會的起始.2004年11月,Mozilla發布了Firefox 1.0版,當月下載量達1000萬次.我于2005年加入Mozilla.
問:你們的目標就是向微軟IE瀏覽器發起挑戰?
答:IE 6于2001年發布,隨后連續6年沒有任何升級.蘋果Safari瀏覽器于2003年推出,他們挖走了不少Netscape前員工.
問:Firefox何時引起了外界注意?
答:Mozilla發布Firefox 1.0版時,當月下載量高達1000萬次就是證明.2001年,微軟不再對IE收費,但網絡安全問題卻變得越來越嚴重,木馬病毒、彈出式廣告等現象嚴重干擾著網民的瀏覽體驗.一些機構表示,推薦網民使用非IE瀏覽器.Firefox正是在這樣環境下成長起來的.
問:后來又有什么樣的發展?
答:2001年,Google表示愿意向Mozilla提供幫助,后者Firefox的默認搜索使用了Google.
問:Mozilla如何解決日常運營開支問題?
答:我們與雅虎、Google及其他廠商簽訂了搜索廣告收入共享協議,而這方面的成功超出了所有人想像.
問:只是整體上看,Firefox用戶量還不高啊?
答:其實現在的成績已經很不錯了.用戶獲得了更易于使用的功能,Mozilla也有穩定收入,而Google流量也得到提升.值得指出的是,Firefox 3確實是一款很不錯的產品.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