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緊湊型手機”來形容聯想ZUK Edge給筆者的第一印象應該是比較合適的,這是由于這款機型有著接近市面上大多數5英寸級別手機的機身(142.9*74.5*7.68mm),卻裝入了5.5英寸1080P屏幕(ipS LCD),使得其擁有了相當高的屏占比,達到86.4%,視覺沖擊力很強。
聯想ZUK Edge開箱
這款機型的屏幕部分采用了TDDI技術(觸控與顯示驅動器集成),可以使得LCD屏幕模組更加輕薄,這很大程度上也是為了實現聯想ZUK Edge的高屏占比設計,而盡可能的節省機身內部空間。顯示效果方面,這塊屏幕的整體素質比較出色,色彩飽和度、亮度與可視角度整體表現可圈可點,從觀感來看,出色的貼合工藝也使得其的顯示效果比較“通透”。
5.5英寸屏幕
聯想ZUK Edge的屏幕頂部依然延誤了該系列一貫的設計,將屏幕光線/距離感應器、聽筒集成了一個模塊,聽筒部分的打孔相當精細,工藝水準值得肯定,該模塊旁邊為一顆500萬像素的前置鏡頭,整個額頭相當簡潔。
光線/距離感應器與聽筒結合
U-Touch鍵(集成多種功能的home鍵)可以說是聯想ZUK系列的標志性設計,而聯想ZUK Edge這次大刀闊斧的對該按鍵進行了革新,它采用了隱藏式的設計,整個按鍵位于屏幕玻璃以下,而它也成為首款將指紋識別鍵“做平”的機型。
隱藏式U-Touch按鍵
具體實現方式方面,它在原本僅有0.7mm厚的玻璃面板上,利用先進的CNC技術挖取僅0.44mm厚的盲孔,而它也在保持玻璃正面完整的情況下,將指紋芯片完全隱藏于屏幕下方。此外聯想ZUK Edge斥巨資研發隱形指紋方案,大幅提升指紋芯片穿透性,并且解鎖成功率達99.8%,遠遠高于超聲波指紋。
該隱藏式U-Touch鍵有幾個顯而易見的優點,1,可防止進水;2,觸控無割裂感,更舒適;3,玻璃面板與按鍵渾然一體,簡潔漂亮。不過,該設計也會使得“按壓”的交互缺失,操作邏輯有了變化,但聯想也提供了全新的解決方案,后面的系統功能部分會詳細分析。
邊框部分,聯想ZUK Edge采用ThinkPad的經典Rollcage結構式防跌落設計,不同于Z2 PRo的Rollcage,Edge的Rollcage由金屬中框和隱藏在屏幕/后蓋下方緩沖墊構成,金屬中框加入了平行鉆切腰線設計,當手機發生自由跌落時,降低玻璃面板與地面接觸的幾率,結合著隱藏的緩沖墊,降低跌落時金屬中框產生的應力對玻璃的損壞,從而提升抗沖擊強度。
Rollcage結構式防跌落設計
邊框的各個模塊方面,聯想ZUK Edge依然在左側設計了雙卡卡槽,右側安裝了電源鍵+音量鍵,頂部為一顆降噪Mic,底部為3.5mm接口、通話Mic、Type-C數據/充電口以及揚聲器,比較符合大部分用戶的習慣。
邊框左側
邊框右側
邊框頂部
邊框底部
背部的設計方面,聯想ZUK Edge并未采用Z2 Pro的3D玻璃,而是比較平整的玻璃,或許也是因為比較緊湊的內部元器件所做的取舍,而在握感上聯想ZUK Edge的整體手感還是相當不錯的,不過背部邊框處稍有棱角感,但考慮到它整體高難度的工藝以及需要保持良品率,該部分也可以理解。
背部設計
攝像頭部分微微凸起,邊緣為斜接角,CD紋的設計有種精致感,其下方為單LED閃關燈與心率/血氧傳感器,整體的設計簡潔耐看。
背部鏡頭設計
底部ZUK的Logo
操控方面,聯想ZUK Edge超高的屏占比,的確有著同等級5.5英寸屏幕手機更好的手指操作覆蓋率,適中的厚度也并沒有讓筆者感覺到厚重。
聯想ZUK Edge(5.5英寸屏)與iPhone 7(4.7英寸屏)
小結:外觀設計部分可以說是聯想ZUK Edge的最大亮點之一,超高的屏占比、隱形U-Touch、Rollcage結構式防跌落等設計,讓它有了出色的操控感與機身質感,同時也增強了整機的辨識度,其“小尺寸大屏幕”戰略稱得上是寬廣眼界以及對用戶體驗深入思考的一種體現。
|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