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爆二手市場的還是需求
二手市場的火爆,其背后原因依然還是人們龐大的需求,二手市場既是這類需求的現實體現,也同時是這類需求的一種解決方法。從整體上看,這些需求可以分為“賣二手”和“買二手”兩種。
為什么要買二手?
二手手機最重要也最令人心動的屬性,應該就是便宜。拿上一代的iphone 5s/5c來說,在全新機還需要3000~4000元時,二手市場已經將價格壓到了1500~2500元,最可怕的是,這還是國行或者水貨無鎖版的價錢,如果是有鎖版的話甚至還更加便宜。這樣下來,二手機僅僅相當于行貨一半甚至更低的價錢,自然會引起許多荷包不暖和人士的注意。
iPhone 5c的售價最低只要1300元
其次是新機吸引力上的問題:這幾年的手機發展越來越快,許多積累下來的技術儲備已經被發揮得差不多了。在性能上,去年甚至是前年的旗艦機型已經足以滿足絕大多數人的要求。“新旗艦”的大部分升級,都屬于“錦上添花”,俗話說就是“屏幕好一點、處理器好一點、攝像頭好一點再加系統優化一點”,這些招數都已經很難繼續讓消費者買單,而且對于實際使用體驗來說提升也不大。
如果要總結起來,很大一部分買二手手機的原因就是“老款更便宜”+“對新品沒興趣”。
為什么要賣二手?
至于賣二手,很大的可能性就是買了新款手機了。雖然各家旗艦每年都會按部就班地更新,但是對于許多重度用戶來講,新產品的某些特性還是會激起他們的購買欲。舉例來講,多少蘋果用戶做夢就盼著iPhone出大屏?雖然iPhone 6除了屏幕大一些,其余的升級看上去都不怎么明顯,但顯然大屏這一點已經讓如饑似渴的蘋果黨按耐不住了。自然,他們曾經使用的iPhone 5s或是iPhone 5c就會作為二手手機處理掉。
舊手機怎么處理呢?最好的方式當然還是賣掉。這樣不僅“干凈”,而且買新機的時候也
iPhone 6出來后許多人甩賣iPhone 5s
可以少花一點。還是拿買iPhone 6來舉例,目前最便宜的4.7英寸版本港行大概是4500元左右,如果賣掉手中的iPhone 5s,就可以得到2500元的“舊機款”,那么換新的成本就能夠從4500元減少到只需要2000元。如果說4500元對人造成的經濟壓力與心理壓力很大,那么2000元就是一個大多數人能夠接受的范疇了。即便以后每年這么干,2000元/年的換新費用也會有許多人樂意承擔。
只是這樣龐大的需求,市場給予的回應又是怎樣呢?目前的二手交易平臺,又能否徹底滿足這兩類需求?
二手交易服務的不成熟
從現狀來看,目前絕大多數二手市場還處在“把交易信息放到網上”的低級階段。互聯網僅僅只是作為大批二手信息的發布平臺,還遠沒有形成二手交易服務的完整產業鏈。而目前這種模式的問題,相信買過或是賣過二手手機的人,都會遇到:
二手手機的質量問題
這是人們關注得最多的一個問題。如果是在個人處購買二手,那么這部二手手機在經過一段時間使用之后,手機是否摔過、進過水或是有什么暗病?如果是在商家處購買,手機是否拆開過?是否是翻新機?
即便是這樣的描述,你能保證絕對沒有問題嗎?
對于買家來講,這意味著這部手機他買回家后,到底能否正常使用;而對于賣家來講,他需要確保自己的信譽以及后續的售后問題,所以一定要事先弄清楚自己貨的質量到底如何。只可惜在目前的市面上,很少有二手平臺能夠提供這類鑒定服務。
二手手機的價值鑒別問題
其次,人們關心的就應該是價格問題了。我的二手手機該賣多少錢?我要買的這部到底值不值這些錢?——相信這是每一個買家賣家心里嘀咕的問題。畢竟目前還沒有一個系統權威的鑒別方法,人們只能通過幾成新、是否有磕碰或者劃痕來判定二手手機的價值。
那假如一個把二手機當寶的賣家遇到略微摳門的買家,那交易勢必就很難進行下去。畢竟目前沒有一個權威的機構提供類似判定二手手機價值的服務。
二手手機的交易保障問題
最后,就是“保障”的問題了。這里的交易保障包含“過程保障”以及“售后保障”兩種。交易過程保障指的是當確認了交易意向之后,怎么將錢和手機交換的問題。
如果兩個人都在同一個城市,那么還可以約著見個面,但如果兩個人都在不同城市,那么交易的過程就勢必要通過快遞。到底是先錢后貨?還是先貨后錢?即便是用了支付寶這類第三方平臺,那么東西拿到手上之后出現糾紛怎么辦?另外,就算前面的這些都十分順利,結果你用了一段時間或其他人用了一段時間,出了問題怎么辦?像這類“售后”的問題,責任人又是誰呢?
如果買到了“這樣”的二手,該怎么辦?
類似58同城與淘寶二手這樣的交易服務,在這三點問題上的解決方案都不怎么靠譜。因為它們把絕大多數的責任都轉嫁給了二手買主,而自己只是充當中間消息發布平臺,對于二手物品的質量、價格等均不做保障,這也就是為什么目前的二手交易成為了一件“學習成本很高”的事情,基本上只有“資深玩家”才敢趟這攤渾水。
讓小白也能放心買二手?
雖然上面說了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我們不妨設想一下,如果有這樣一個交易平臺,它能夠讓小白也放心購買二手,將“買二手”的學習成本降到最低,那么其機制會是怎么樣的呢?答案的萌芽其實已經出現了。
廠商自己的“以舊換新”服務
第一個方案,就是類似蘋果傳聞今天發布的“以舊換新”服務。人們可以將自己的舊iPhone折價賣給蘋果,而蘋果則返還相應的禮券以抵扣購買新iPhone的費用。而這些舊iPhone將通過官方渠道進入代工廠進行翻新,然后再官方商店中以“官翻機”的形式進行再銷售,這就完全避免了質量、價值鑒定、保障等三方面的問題,可以說是比較完美的方案。
iPhone 5s也折價換購iPhone 6
當然,蘋果的這套方案也存在自由度不高的問題。兌換的禮品券只能夠購買蘋果產品,其他品牌就不要想了。而且官翻機的價格也是較市面上二手機的價格高出了許多。當然,這也是保障了質量與售后的結果,值與不值就要看你如果去權衡了。
第三方機構提供的二手交易服務
另外一種自由度較大的方案,可能就是第三方機構提供的二手交易服務了。目前這類服務還尚在萌芽之中,比如Zealer最近推出的二手平臺就是一個比較逼近的例子。
由于Zealer本身具備評測以及維修資格,所以在質量方面可以提供一定保障;其次,他們售出的二手手機也能夠享受到一定的售后保障。當然,Zealer的二手平臺還處在起步階段,像是“賣二手”這類需求可能無法照顧得到。但從長遠的角度看,這類商業模式還是切實可行的,只是面對貶值極快的手機產品,這類服務商可能還是會選擇相對保值、風險更小的蘋果產品作為試水吧。
結語:作為一個資深的二手買家,筆者深深覺得購買二手不應該成為一件“學習成本”很高的事。特別是像手機這樣價值較高的數碼產品,總歸會有人想到如何去抹平這里的信息不對等,從而收獲到其中蘊含的巨大商機。你看,蘋果和Zealer不都是這么干的么?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
圖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