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于INTEL的計算機上,Windows2000/XP的啟動過程大致可分為5個步驟:預啟動,啟動,裝載內核,初始化內核以及用戶登錄。下面分別展開介紹:
一.預啟動
首先計算機通電進行自檢,并由BIOS(即基本輸入輸出系統)完成基本硬件配置,然后讀取硬盤的MBR(主引導記錄)檢查硬盤分區表以確定引導分區,并將引導分區上的操作系統引導扇區調入內存中執行,此處即執行NTLDR(操作系統加載器)文件。
* Windows2000/XP支持多重啟動。它在安裝時會首先將已存在的其它操作系統引導扇區保存為BOOTSECT.DOS文件(位于活動分區根目錄下),并修改系統引導扇區,以便系統啟動時加載NTLDR文件,從而達到多重啟動的目的。而Windows98則不具備這個功能,因此如果先裝好Windows2000/XP后再裝Windows98會破壞掉Windows2000/XP的引導記錄,導致2000/XP不能啟動。
二.啟動
1.首先進行出始化,NTLDR會把處理器從實模式轉換為32位保護模式。
2.讀取BOOT.INI文件。該文件位于活動分區根目錄下,它的作用是使系統在啟動過程中出現選擇菜單,由用戶選擇希望啟動的操作系統。如果選擇啟動Windows2000/XP,NTLDR會繼續引導進行以下過程;如果選擇為非Windows2000/XP系統,NTLDR則會讀取系統引導扇區副本BOTSECT.DOS轉入啟動相應系統。
* 其中[BOOT LOADER]即操作系統加載器,指定系統選擇菜單默認等待時間和默認引導的操作系統。可手工修改或在控制面板中修改,為了保險起見,建議在控制面板中修改。依次選擇控制面板-〉系統-〉高級->啟動和故障恢復,即可更改相關設置。(在WindowsXP中還有另一種方法,即運行msconfig(系統配置實用程序)。
[OperaTING SYSTEMS]段指定操作系統列表,由雙引號括起來的部分就是列表所顯示的內容,可任意修改,使其更加個性化。
* 形如MULTI(0)DISK(0)RDISK(0)PARTITION(1)格式的語句被稱為ARC路徑,它的格式為:MULTI()?D?D指定磁盤控制器(若為SCSI控制器,則此處應替換為SCSI());DISK()?D?D指定SCSI設備編號(對于MULTI該處值始終為0);RDISK()?D?D指定IDE設備編號(對于SCSI,此處被忽略);PARTITION()?D?D指定分區編號。除分區編號由1開始外,其余編號均從0開始。
參數/FASTDETECT表示禁用串行鼠標檢測,是系統默認值。還有幾個常見參數:MAXMEM?D?D指定Windows2000/XP可用內存容量;BASEVIDEO?D?D使用標準VGA顯示驅動程序;NOGUIBOOT?D?D啟動過程中不顯示圖形屏幕;SOS?D?D加載設備驅動程序時顯示其名稱。
* 在操作系統選擇菜單中的中文字體由位于活動分區根目錄下的BOOTFONT.BIN文件提供。
3.系統加載NTDETECT.COM文件。由它來檢測機器硬件,如并行端口,顯示適配器等等,并將收集到的硬件列表返回NTLDR用于以后在注冊表中注冊保存。
4.如果Windows2000/XP有多個硬件配置文件,此時會出現選擇菜單,等待用戶確定要使用的硬件配置文件,否則直接跳過此步,啟用默認配置。
* 硬件配置文件是指保存計算機特定硬件配置的系統文件。可以創建多個不同的硬件配置文件以滿足計算機在不同場合的應用。可以依次選擇控制面板-〉系統->硬件-〉硬件配置文件作出修改。
三.裝載內核
引導過程開始裝載Windows2000/XP內核NTOSKRNL.EXE。這個文件位于Windows2000/XP安裝文件夾下的SYSTEM32文件夾中。隨后,硬件抽象層(HAL)被引導進程加載,完成本步驟。
* 硬件抽象層(HAL):隱藏特定平臺的硬件接口細節,為操作系統提供虛擬硬件平臺,使其具有硬件無關性,可在多種平臺上進行移植。
四.初始化內核
內核完成初始化,NTLDR將控制權轉交Windows2000/XP內核,后者開始裝載并初始化設備驅動程序,以及啟動WIN32子系統和WINDOWS2000/XP服務。
五.用戶登錄
開始登錄進程。由WIN32子系統啟動WINLOGON.EXE,并由它啟動LOCAL SECURITY AUTHORITY(LSASS.EXE)顯示登錄對話框。用戶登錄后,WINDOWS2000/XP會繼續配置網絡設備和用戶環境。最后,伴隨著微軟之聲和我們熟悉的個性化桌面,WINDOWS2000/XP漫長的啟動過程終于完成。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