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需要在戴爾R410服務器上裝64位的linux,師兄給了個14.04的server 64位鏡像。一開始打算用U盤安裝,用軟碟通燒寫鏡像之后,在服務器端設置從U盤啟動,但是安裝到一半出現了光盤無法掛載的現象,如圖所示:
百度,Google了一下,確實也有不少人碰到了這個問題,并且幾乎都是在安裝server版本時碰到的,Desktop版本的用U盤安裝沒有這個問題。總結了一下解決方法:
下圖可以看到報錯:Gave up waiting for root device. Common PRoblems;-Boot args (cat /proc/cmdline)-Check rootdelay = (did the system wait long enough?)-Check root = (did the system wait for the right device?)-Missing modules (cat /proc/modules; is /dev)ALERT! /dev/disk/by-uuid/Bd12fd38-…………..does not exist. Dropping to a shell!這個問題,經過我一番查找各種資料,是系統在啟動時rootdelay時間不夠,導致部分設備沒有被系統加載進來,需要再引導程序grub中修改等待時間。而且值得注意的是碰到這種情況輸入exit即會出現正常的linux登錄界面但是重新啟動每次都會陷入initramfs但是看了一通別人都說是在sudo vi /boot/grub/menu.lis 文件中修改可能是版本的問題,我在/etc/default/grub中直接修改,因此在其中將文件中的兩個變量GRUB_CMDLINE_LINUX_DEFAULT=”quiet splash rootdelay=120”GRUB_CMDLINE_LINUX = “quiet splash rootdelay=120”修改完之后一定要記住!!!sudo update-grub這一步非常重要,是要將配置跟新到緩存中,因為運行中是將這一個配置文件更新到一個可執行文件,類似于linux中編譯時產生的腳本文件,makefile是由automake等工具的配置文件導出的一樣,直接在使用那個可執行文件運行的,所以此處務必將配置重新update到可執行文件中去。OK,之后reboot系統即可看到正常的登錄界面
奇怪的是,我先后用U盤和光盤重裝都出現了這個問題,修改了grub.cfg這個配置文件之后每次啟動就OK了,可能是系統硬件和軟件配置之間的問題,原來默認的rootdelay時間不夠。后記:現在的這個markdown編輯器非常好用,希望能實時看到預覽界面這里給出ImageWriter.exe燒寫工具的下載地址。http://cloud.github.com/downloads/openSUSE/kiwi/ImageWriter.exe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
圖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