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碟安裝
分配20G磁盤空間
插入光碟
選擇第一項安裝
如果要急救的話請選擇第三項
啟動安裝進程
跳過光碟檢測
選擇next
選擇英語 What language
選擇鍵盤語言
生產環境中如果沒有使用高大上的存儲,那么選擇Basic Storage Devices就可以了
What type of devices will
放棄數據,之前有安裝過系統,所以系統會問你是否保留之前的數據
Apply my choice
選擇Yes, discard any data
計算機名
很多人會默認,我這里也默認,到時安裝完畢后會顯示localhost為計算機名
選擇時間區域,簡稱時區
24時區,GMT,UTC,DST,CST時間詳解
linux系統時間和硬件時鐘問題(date和hwclock)
[12-01 19:07> ~]$ date2009年 12月 07日 星期一 14:22:20 CST[12-01 19:07> ~]$ date -u2009年 12月 07日 星期一 06:22:22 UTC
設置系統用戶root密碼
使用LVM自動分區 Which type of installation ,使用LVM的好處是將來要擴展磁盤空間的時候可以動態擴展
選擇Write changes to disk
正在格式化
選擇Basic Server
開始安裝
安裝完成
CentOS會自動打開系統更新
上次就是因為系統自動更新,升級了網卡驅動,導致網卡驅動升級之后斷網
成功登錄
輸入root
注意
不要勾選"System clock uses UTC",否則會把當前系統的時間CST=UTC+(+8小時) 并寫入到BIOS里面
在linux上顯示就是 CST(China Standard Time,中國標準時,注意美國的中部標準時Central Standard Time也縮寫為CST,與這里的CST不是一回事!)
后果
UTC 會變成CST
CST會變成UTC
不勾選之后就對了
查看磁盤分區情況
df -lh
18G的根分區 已用1.8G 剩余15G
hda一般是指IDE接口的硬盤,hda一般指第一塊硬盤,類似的有hdb,hdc等sda一般是指SATA接口的硬盤,sda一般指第一塊硬盤,類似的有sdb,sdc等搜索
現在的內核都會把硬盤,移動硬盤,U盤之類的識別為sdX的形式
輸入cat /etc/fstab
swap分區已經掛載了
cat /PRoc/swaps
glibc 2.2以上的版本,必須有一個tmpfs被mount在/dev/shm用做POSIX線程庫 shared memory共享內存
/proc/cmdline 加載 kernel 時所下達的相關參數!查閱此文件,可了解系統是如何啟動的!/proc/cpuinfo本機的 CPU 的相關資訊,包含時脈、類型與運算功能等/proc/devices這個文件記錄了系統各個主要裝置的主要裝置代號,與 mknod 有關呢!/proc/filesystems目前系統已經加載的文件系統羅!/proc/interrupts目前系統上面的 IRQ 分配狀態。/proc/ioports目前系統上面各個裝置所配置的 I/O 位址。/proc/kcore這個就是內存的大小啦!好大對吧!但是不要讀他啦!/proc/loadavg還記得 top 以及 uptime 吧?沒錯!上頭的三個平均數值就是記錄在此!/proc/meminfo使用 free 列出的內存資訊,嘿嘿!在這里也能夠查閱到!/proc/modules目前我們的 Linux 已經加載的模塊列表,也可以想成是驅動程序啦!/proc/mounts系統已經掛載的數據,就是用 mount 這個命令呼叫出來的數據啦!/proc/swaps到底系統掛加載的內存在哪里?呵呵!使用掉的 partition 就記錄在此啦!/proc/partitions使用 fdisk -l 會出現目前所有的 partition 吧?在這個文件當中也有紀錄喔!/proc/pci在 PCI 匯流排上面,每個裝置的詳細情況!可用 lspci 來查閱!/proc/uptime就是用 uptime 的時候,會出現的資訊啦!/proc/version核心的版本,就是用 uname -a 顯示的內容啦!/proc/bus/*一些匯流排的裝置,還有 U盤 的裝置也記錄在此喔!
free -g
參考文章:
/etc/fstab 文件解釋
linux中硬盤sda和hda的區別
Linux下tmpfs與ramfs的區別
linux中/proc/*目錄中的內容分析
F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