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lude <poll.h>int poll(struct pollfd *fdarray, unsigned long nfds, int timeout);返回:就緒描述字的個數,0——超時,-1——出錯
第一個參數是指向一個結構數組第一個元素的指針。每個數組元素都是一個pollfd結構,用于指定測試某個給定描述字fd的條件。
struct pollfd { int fd; /* descriptor to check */ short events; /* events of interest on fd */ short revents; /* events that occurred on fd */};
要測試的條件由events成員指定,函數在相應的revents成員中返回該描述字的狀態。(每個描述字都有兩個變量:一個為調用值,另一個為返回結果,從而避免使用值-結果參數。) 這兩個成員中的每一個都由指定某個特定條件的一位或多位組合而成。下圖列出了用于指定events標志以及測試revents標志的一些常值。
我們將該圖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處理輸入的四個常值,第二部分是處理輸出的三個常指,第三部分是處理錯誤的三個常值。其中第三部分的三個常值不能在events中設置,但是當相應條件存在時就在revents中返回。
poll識別三類數據:普通(normal)、優先級帶(PRiority band)和高優先級(high priority)。這些術語均出自于流的實現。
就TCP和UDP套接口而言,以下條件引起poll返回特定的revent。不幸的是,POSIX在其poll的定義中留了許多空洞(也就是說有多種方法可返回相同的條件)。
(1)所有正規TCP數據和所有UDP數據都被認為是普通數據。
(2)TCP的帶外數據被認為是優先級數據。
(3)當TCP連接的讀這一半關閉時(例如收到了一個來自對端的FIN),也被認為是普通數據,隨后的讀操作將返回0.
(4)TCP連接存在錯誤既可認為是普通數據,也可認為是錯誤(POLLERR),無論哪種情況,隨后的讀操作將返回-1,并把errno設置成合適的值。這可用于處理諸如接收到RST或超時發生等條件。
(5)在監聽套接口上有新的連接可用既可認為是普通數據,也可認為是優先級數據。大多數實現視之為普通數據。
(6)非阻塞式connect的完成被認為使得相應套接口可寫。
結構數組中元素的個數是由nfds參數指定。
timeout參數指定了poll函數返回前等待多長時間。它是一個指定應等待的毫秒數的正值。下圖給出了它的可能取值。
INFTIM常值被定義為一個負值。如果系統不提供毫秒級精度的定時器,該值就向上舍入到最接近的支持值。
當發生錯誤時,poll函數的返回值為-1;若定時器時間到之前沒有任何描述字就緒,則返回0;否則返回就緒描述字的個數,即其revents成員值非0的描述字個數。
如果我們不再關心某個特定描述字,那么可以把與它對應的pollfd結構的fd成員設置成一個負值。poll函數將忽略這樣的poll結構的events成員,返回時將它的revents成員的值置為0.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