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asp.net模板引擎Razor中cacheName的問題,實例分析了cacheName在提高編譯效率方面的使用技巧,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
本文實例講述了asp.net模板引擎Razor中cacheName的問題。分享給大家供大家參考。具體如下:
一、為什么使用cacheName
使用cacheName主要是考慮到Razor.Parse()每解析一次都會動態創建一個程序集,如果解析量很大,就會產生很多程序集,大量的程序集調用會造成程序非常慢。
舉個例子:
如果編譯1000次,編譯速度就會很慢。
-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 string cshtml = File.ReadAllText(@"E:/百度云同步盤/Study/Net_ASP.NET/Web基本原理/RazorCacheNameTest/HTMLPage1.cshtml");
- for (int i = 0; i < 1000; i++)
- {
- string html = Razor.Parse(cshtml);
- }
- Assembly[] asms = AppDomain.CurrentDomain.GetAssemblies();
- foreach (Assembly asm in asms)
- {
- Console.WriteLine(asm.FullName+"/r/n");
- }
- Console.ReadKey();
- }
二、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使用Razor.Parse()時,帶上cacheName參數。
指定一個cacheName叫cc,下次Parse()解析時就不會重新編譯了(除非cshtml內容修改,那么cacheName名也要重新命名,讓Parse()解析新文件)
- for (int i = 0; i < 1000; i++)
- {
- //如果調用1000次,使用下面方式就會創建很多程序集,性能很低
- string html = Razor.Parse(cshtml);
- //解析的cshtml文件我給的一個“緩存名”是cc,這次一旦編譯成功
- //下次再讓你Parse() cc就不用重復編譯了,速度會非常快,
- //除非cshtml內容修改
- Razor.Parse(cshtml, null, "cc");
- }
三、怎么確定cacheName表示的文件已修改呢?
有兩種方式,一種就是文件全路徑+文件修改時間,還可以根據cshtml文件的MD5值。
- for (int i = 0; i < 10; i++)
- {
- string cshtml = File.ReadAllText(fullPath);
- string cacheName = fullPath + File.GetLastWriteTime(fullPath);
- //文件全路徑+文件上一次被修改時間
- string html = Razor.Parse(cshtml,null,cacheName);
- Console.WriteLine(html);
- Console.ReadKey();
- }
每當cshtml文件被修改,cacheName的值就會改變,Parse()根據cacheName值判斷是否重新編譯。假如測試過程中對cshtml文件做了三次修改,最終會生成三個程序集,如果cshtml文件未修改,最后只有一個程序集。
注意:關于cacheName的問題。
經過試驗發現,即使cacheName寫成一個固定的值,當cshtml發生改變的時候Parse的結果也是修改后的內容,這是為什么呢?
經過反編譯我們發現Parse方法最終調用的是TemplateService的GetTemplate方法,代碼如下:
- private ITemplate GetTemplate<T>(string razorTemplate, object model, string cacheName)
- {
- Func<string, CachedTemplateItem, CachedTemplateItem> updateValueFactory = null;
- CachedTemplateItem item;
- if (razorTemplate == null)
- {
- throw new ArgumentNullException("razorTemplate");
- }
- int hashCode = razorTemplate.GetHashCode();
- if (!this._cache.TryGetValue(cacheName, out item) || (item.CachedHashCode != hashCode))
- {
- Type templateType = this.CreateTemplateType(razorTemplate, (model == null) ? typeof(T) : model.GetType());
- item = new CachedTemplateItem(hashCode, templateType);
- if (updateValueFactory == null)
- {
- updateValueFactory = (n, i) => item;
- }
- this._cache.AddOrUpdate(cacheName, item, updateValueFactory);
- }
- return this.CreateTemplate(null, item.TemplateType, model);
- }
代碼大意是:從緩存cache中查找是否有名字等于cacheName的緩存項“TryGetValue(cacheName, out item)”,如果不存在,則編譯創建;如果存在,則再檢查緩存中的cshtml內容的hashCode(字符串的特征碼,相同的字符串的HashCode一樣,不同字符串的HashCode有一樣的概率)和這次傳進來的razorTemplate的HashCode是否一樣,如果不一樣也重新編譯創建,而不使用緩存的。
因此這就能解釋為什么用一個固定的cacheName,只要修改cshtml的內容,還是會Parse出新內容了。
有同學會問:既然修改cshtml后,就會重新Parse新內容,那要cacheName還有什么意義呢?這是因為不同的字符串的HashCode相同的概率很低,但并不是沒有“A、B兩個字符串不一樣,但是hashcode相同”這種可能,因此如果只依賴HashCode的話,那么有這樣的概率“cshtml的文件修改了,但是恰好修改后的HashCode和修改以前是一樣的,那么Parse還是執行舊的邏輯”。所以加上cacheName才是“雙保險”。
希望本文所述對大家的asp.net程序設計有所幫助。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
圖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