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們來學習一下什么是編程,如何較好地輸入程序代碼,還將解答一些初學者的一些常見問題。
什么是編程?
什么是編程呢?簡單的說,編程就是為了借助于計算機來達到某一目的或解決某個問題,而使用程序設計語言編寫程序代碼,并最終得到結果的過程。下面通過分析第一個易程序,來了解什么是編程。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_啟動窗口”的作用吧,“_啟動窗口”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當程序啟動后自動調入本窗口。
在屬性表中可以看到“名稱”一欄的內容為:“_啟動窗口”該名稱就是此已被選中的程序窗口的名稱;
注意:
凡是以短下劃線“_”開頭的名稱都是具有特定意義的名稱。名稱為“_啟動窗口”的程序窗口,易程序在運行起來后會自動載入并顯示,這就是例程執行后能夠馬上顯示出窗口的原因,大家也不要更改這個窗口的名稱。
按鈕與標簽的作用
下面我們分析一下按鈕組件與標簽組件在程序設計中起到了什么樣的作用吧。
雙擊程序窗口中的“按鈕”組件,將會跳轉到對應的代碼設計界面;
注意:有些控件雙擊會進入默認的事件子程序,實際上一般會通過屬性面板中的下拉菜單中找到所有的事件子程序。
在程序設計界面中可以看到下面這條語句:
標簽1.標題 = “我愛易語言!”
這條語句具體是什么意思呢?為什么它會被放在名稱為“_按鈕1_被單擊”的子程序中?
請跳轉到程序窗口設計界面(雙擊左側程序子夾中的“_啟動窗口”)。點擊窗口中的按鈕,在屬性表中可以看到其名稱為“按鈕1”,單擊屬性表底部顯示為“在此處選擇加入事件處理子程序”的組合框。
“事件處理子程序組合框”中有很多事件選擇項,在其中可以找到名為“被單擊”的列表項。
前面曾經提到過:凡是以短下劃線“_”開頭的名稱都是具有特定意義的名稱,此處也不例外。名稱為“_按鈕1_被單擊”或類似名稱的子程序被專門用作接收運行時來自程序窗口的事件,被稱為事件處理子程序。它們名稱的組成格式為“_”+ 產生事件的窗口單元名稱 + “_” + 事件名稱。按照此格式分析即可得知,名稱為“_按鈕1_被單擊”的子程序就是被用來接收名稱為“按鈕1”的按鈕窗口單元上所產生的“被單擊”事件。也就是說,易程序運行時用戶一旦單擊了此按鈕,系統將會自動執行具有此名稱的子程序。
然后選中窗口中的標簽控件“字”,在屬性表中可以看到其名稱為“標簽1”,并且屬性表中同時還有名為“標題”的屬性表欄。
引用一個窗口單元必須使用它的名稱,引用窗口單元的某個屬性必須使用: 窗口單元名稱+“.”+屬性名稱 的格式,由此知道,“標簽1.標題”實際上就是引用名稱為“標簽1”的窗口單元的“標題”屬性,而語句:
標簽1.標題 =“我愛易語言!”
執行后就是將“標簽1”窗口單元的標題改變為“我愛易語言!”。所有在程序中使用的文本數據兩邊都必須用雙引號括起來,譬如“我愛易語言!”。
一個簡單的編程步驟就是在“_啟動窗口”上畫一些控件,并且接受使用者的事件動作,用子程序改變控件的屬性,或進行處理后顯示出來。
最后,別忘了保存你的易程序。
使用菜單的“程序”→“保存”,或“程序”→“另存為”,保存你的程序。
總結
以上就是這篇文章的全部內容了,希望本文的內容對大家的學習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參考學習價值,謝謝大家對VeVb武林網的支持。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