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OUNT(*)和COUNT(COL)
COUNT(*)通常是對主鍵進行索引掃描,而COUNT(COL)就不一定了,另外前者是統計表中的所有符合的紀錄總數,而后者是計算表中所有符合的COL的紀錄數。還有有區別的。
mysql/71315.html">優化總結,對于MyISAM表來說:
1.任何情況下SELECT COUNT(*) FROM tablename是最優選擇;
2.盡量減少SELECT COUNT(*) FROMtablename WHERE COL = 'value' 這種查詢;
3.杜絕SELECT COUNT(COL) FROM tablename WHERE COL2 ='value' 的出現。
2、COUNT(*)還是COUNT(id)
根據我的理解,應該是使用COUNT(id)更加快速,因為如果我的id是一個自增的主鍵,那么計算它的數量顯然比計算所有字段的數量需要消耗的資源少一些。但是我不止在一篇的類似指導mysql查詢加速的文章中看到,都建議我們使用SELECT COUNT(*)而非直接COUNT主鍵,這是為什么呢?
貌似是因為用MyISAM引擎的表存儲了總條數,如果沒有WHERE或者WHERE恒為真(比如WHERE 1),那么COUNT(*)可以直接返回總條數。
另外,很顯然COUNT(*)不是"計算所有的字段",顯然MySQL會把*解析成“一條數據”的意思。
測試數據,簡單對比一下,未做更深入的測試:
#0.817-一百萬條的查詢時間select count(*) from student ;#0.789-一百萬條的查詢時間select count(id) from student;#1.011-一百萬條的查詢時間select count(name) from student;#1.162-一百萬條的查詢時間SELECT COUNT(*) FROM student WHERE namelike '%xiaoli%';#默認用主鍵索引查詢,但是加上like條件后索引失效
總結
總的來說,使用COUNT(id)還是更快一些,這里作的簡單對比,供大家參考。
以上就是本文關于MySQL優化總結-查詢總條數的全部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有不足之處,歡迎留言指出。感謝朋友們對本站的支持!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