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個人電腦用戶來說,硬盤的更新頻率一般沒有CPU 或顯示卡那么快--即使要買新硬盤,老硬盤也要掛在機箱里發揮余熱,所以人們最不愿意看到硬盤出故障,尤其是當硬盤中保存了珍貴的數據資料時。硬盤屬邏輯損壞倒也罷了,大不了重裝軟件,但物理損壞呢?其實只要情況不是特別嚴重,用一些方法處理,一般也能解決問題。 首先來看看硬盤有了物理損傷,也就是有了壞道后有哪些現象: 1.讀取某個文件或運行某個軟件時經常出錯,或者需要經過很長時間才能操作成功,其間硬盤不斷讀盤并發出刺耳的雜音,這種現象意味著硬盤上載有數據的某些扇區已壞。 2.開機時系統不能通過硬盤引導,軟盤啟動后可以轉到硬盤盤符,但無法進入,用SYS命令傳導系統也不能成功。這種情況比較嚴重,因為很有可能是硬盤的引導扇區出了問題。 3.正常使用計算機時頻繁無故出現藍屏。 對于前面3種情況,我們一般都有辦法作或多或少地補救。以下提供了幾種方法來對硬盤的壞道作修復,要注意的是,應該優先考慮排在前面的方法。 1.首先從最簡單的方法入手。在Windows98的資源管理器中選擇硬盤盤符,右擊鼠標,在快捷菜單中選擇 “屬性”,在“工具”項中對硬盤盤面作完全掃描處理,并且對可能出現的壞簇作自動修正。對于以上第2種情況即不能進入 Windows98的現象,則可以用Windows98的啟動盤引導機器,然后在“A:>”提示符后鍵入“scand isk X:”來掃描硬盤,其中“X”是具體的硬盤盤符。對于壞簇,程序會以黑底紅字的“B”(bad)標出。 2.實際上,第1種方法往往不能奏效,因為Windows98對“壞道”的自動修復很大程度上是對邏輯壞道而言,而不能自動修復物理壞道,所以有必要考慮對這些壞道作“冷處理”。所謂“冷處理”就是在這些壞道上作標記,不去使用,惹不起還躲得起。記住第1種方法中壞道的位置,然后把硬盤高級格式化,將有壞道的區域劃成一個區,以后就不要在這個區上存取文件了。要說明的是,不要為節約硬盤空間而把這個區劃得過分“經濟”,而應留有適當的余地,因為讀取壞道周圍的“好道”是不明智的--壞道具有蔓延性,如果動用與壞道靠得過分近的“好道”,那么過不了多久,硬盤上新的壞道又將出現。 3.用一些軟件對硬盤作處理,其中最典型的是PartitionMagic了。這里以5.0版本為例:掃描硬盤可以直接用PartitionMagic5中的“check”命令來完成,但該命令無自動修復功能,所以最好在Pa rtitionMagic5中調用Windows98的相關程序來完成這個任務。標記了壞簇后,可以嘗試著對它進行重新測試,方法是在Operations菜單下選擇“Advanced/bad Sector Retest”,把壞簇分成一個(或多個)區后,可以考慮把該區隱藏,以免在Windows98中誤操作,這個功能是通過Hide Part ition菜單項來實現的。要特別注意的是,如果沒有經過格式化而直接將有壞簇的分區隱藏的話,那么該分區的后續分區將由于盤符的變化而導致其中的一些與盤符有關的程序不能正確運行。比如一些軟件在桌面上建立的快捷方式將找不到宿主程序,解決之道是利用Tools菜單下的DriveMapper菜單項,它會自動地收集快捷方式和注冊表內的相關信息,并對它們作正確的修改。另外,DiskManager這個軟件也能做這個工作。隱藏了分區后,不要試圖把壞道所在的分區的前后分區合并,因為這兩個分區在物理上并不連續。 4.對于硬盤0扇區損壞的情況,看起來比較棘手,但也不是無藥可救--只要把報廢的0扇區屏蔽,而用1扇區取而代之就行了,完成這項工作的理想軟件是Pctools9.0,具體地說,是Pctools9.0中的DE工具,要注意的是,修改扇區完成后,只有對硬盤作格式化后才會把分區表的信息寫入1扇區(現在作為0扇區了)。 5.不到萬不得已,這一招最好不要用:即對硬盤作低格。因為對硬盤作低格至少有兩點害處:一是磨損盤片,二是對有壞道的硬盤來說,低格還會加速壞道的擴散。 6.最后還有一點,那就是主板BIOS的相關內容要設置得當,特別是對于一些TX芯片組級別以前的主板,由于沒有自動識別硬盤規格的能力,往往會因設置不當而影響硬盤的使用,輕則硬盤不能物盡其用,重則損傷硬盤。 以上介紹的是硬盤有物理損傷時的解決方法。但是,這些方法大多數是以犧牲硬盤容量為代價的一種補救措施。硬盤有了壞道,如果不是因為老化問題,則說明平時在使用上有不妥之處,比如對硬盤過分頻繁地整理碎片、內存太少以致應用軟件對硬盤頻頻訪問等。而忽略對硬盤的防塵處理也會導致硬盤磁頭因為定位困難引發機械故障。另外,對CPU超頻引起外頻增高,迫使硬盤長時間在過高的電壓下工作,也會引發故障,所以,平時對硬盤的使用還應以謹慎操作為上策。 再介紹一款名為“Disk Genius”的軟件,它同樣是對付硬盤壞道的能手,操作前的準備: 1、在Windows下制作一張DOS啟動軟盤。 2、從www.ccednet.com/soft/cce下載DG,將其解壓縮到軟盤上。 如何對付硬盤壞道 2、在程序中,按鍵盤上的“Alt”鍵激活菜單,用左右箭頭將其移動到“工具”項,在該選項中選中“硬盤表面檢測”,系統提示“測試當前分區硬盤表面?壞扇區清單將保存到BACDSECT.TXT中” 3、執行掃描,里面共有三個選項,分別為:按扇區掃描、按磁道掃描和按柱面掃描。建議選擇“按扇區”掃描,雖然其速度最慢但檢測的最全面。 4、點擊“按扇區”進行掃描之后,會彈出掃描進程對話框,掃描到壞道的時候會發出“咯滋、咯滋”的聲響,但不一會兒就會掃描過去。完成之后,會出現一個是否有壞扇區、共有幾個壞扇區的提示信息 5、重新啟動Windows 98,進入DG軟件所在的目錄,找到并打開BACDSECT.TXT文件,在這個文件中詳細地記錄了剛才掃描的結果用筆記錄下來,在下面的操作中我們將用到這些信息。 6、重新用剛才制作的啟動盤啟動計算機,在DOS下運行DG,把原有的分區刪除。操作如下:按下“Alt”鍵激活DG功能菜單,將其移動到分區菜單項,選擇“刪除分區”,重復以上操作,將原有分區全部刪除。 7、重建分區:激活菜單后,選擇“新建分區”(或建擴展分區)項,根據BADSECT.TXT文件所記錄下的壞扇區位置,把壞扇區前后10~20MB的空間單獨劃分為一個區(這樣做是為了給壞道擴散預留一部分空間)。 “Tab”鍵在分區時很有用,分好一個區后,記得要按“Tab”鍵切換到硬盤的其他位置才可以繼續分其他的區。分區操作過程中,如果有誤也不要緊,該軟件提供了“重新加載”命令,可以把硬盤恢復到初始分區狀態。因為這個軟件在存盤之前的所有操作都只是保存在內存中,所以你可以用多次分區的方法把包含壞道的分區的大小控制在指定的范圍之內。在本例中,有壞道的分區的起始柱面為137,結束柱面為164,這樣就把壞道(148)包含在其中了。 8、用“Alt”鍵將DG菜單激活后,執行分區菜單里的“隱藏”命令,就可以把包含壞道的分區隱藏起來了。然后存盤并退出DG,系統提示分區已改動。 9、格式化分區:雖然DG自帶的有格式化程序,但不推薦使用,建議用啟動盤上的“Format”命令對硬盤進行格式化。 10、如果在對硬盤進行格式化時,系統提示“Track 0 Bad”的話,那么意味著硬盤的0磁道損壞了。一般來說這種故障是難以修好的,但是我們還是不必放棄,說不定還有一線生機。 其實0磁道損害也是壞道的問題,只不過關鍵的0磁道也有壞道而已。此時,我們所要做的就是重新標記0磁道的位置。這項工作我們可以交給PCTools 9.0工具包,我們要利用的是其中的DE.EXE命令。 為了修改0磁道文字,首先要去掉DE的只讀屬性,我們必須把Configuration下Read Only前的鉤消去。隨后在主菜單Select中進入Drive type,并選擇下一級的Physical→Hard disk。回車之后,我們的主菜單就會出現Partition Table(分區表),注意找Beginning Cylinder(起始柱面)這一項,它代表硬盤的0柱面開始,也就是0磁道的位置。此時大家只要稍微動一下,把它改為1或者2即可。() 通過以上操作,我們就完成了隱藏壞道的工作了,怎么樣,硬盤是不是又可以正常工作了!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
圖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