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早期(作者也沒說明是多早,自己猜吧),我們傾向于將所有與UI相關的操作糅合在一起(現在我身邊還有很多人這樣做),這些操作包括UI界面的呈現、
用戶交互操作的捕捉與響應(UI處理邏輯)、業務流程的執行及對數據的存取等,我們將這種設計模式稱為自治視圖(AV)。
自治視圖在應用程序的重用性、穩定性和可測試性都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所以我們采用關注點分離(SoC)的原則將可視化界面呈現、UI處理邏輯和業務邏輯
三者分離出來,并采用合理的方式降低三者之間的耦合度。
MVC模式變體之MVP(之前在項目上用過了,這里再次感謝本書的作者,當時是拜讀了作者的博客關于MVP的文章后才對MVP模式有深入的理解)。
MVC模式變體之Model 2
提出的目的:讓MVC模式為web應用開發提供原生的支持,是一種源于java的web應用結構模式。
Model2交互流程
asp.net MVC是根據Model 2模式設計的,通過一個自定義HttpModule(攔截器)對HTTP請求進行攔截解析,通過一個自定義HttpHandler來執行目標
Controller的激活和Action方法的執行。
在IIS7之前,ASP.NET 是以 IIS ISAPI extension 的方式外加到 IIS,其實包括 ASP 以及 php,也都以相同的方式配置(PHP 在 IIS 采用了兩種配置方式,除了 IIS ISAPI extension 的方式,也包括了 CGI 的方式,系統管理者能選擇 PHP 程序的執行方式),因此客戶端對 IIS 的 HTTP 請求會先經由 IIS 處理,然后 IIS 根據要求的內容類型,如果是 HTML 靜態網頁就由 IIS 自行處理,如果不是,就根據要求的內容類型,分派給各自的 IIS ISAPI extension;如果要求的內容類型是 ASP.NET,就分派給負責處理 ASP.NET 的 IIS ISAPI extension,也就是 aspnet_isapi.dll。下圖是這個架構的示意圖。
而 IIS 7 完全整合 .NET 之后,架構的處理順序有了很大的不同(如下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 ASP.NET 從 IIS 插件(ISAPI extension)的角色,進入了 IIS 核心,而且也能以 ASP.NET 模塊負責處理 IIS 7 的諸多類型要求。這些 ASP.NET 模塊不只能處理 ASP.NET 網頁程序,也能處理其他如 ASP 程序、PHP 程序或靜態 HTML 網頁,也因為 ASP.NET 的諸多功能已經成為 IIS 7 的一部份,因此 ASP 程序、PHP 程序或靜態 HTML 網頁等類型的要求,也能使用像是Forms認證(Forms Authentication)或輸出緩存(Output Cache)等 ASP.NET 2.0 的功能(但須修改 IIS 7 的設定值)。也因為 IIS 7 允許自行以 ASP.NET API 開發并加入模塊,因此 ASP.NET 網頁開發人員將更容易擴充 IIS 7 和網站應用程序的功能,甚至能自行以 .NET 編寫管理 IIS 7 的程序(例如以程控 IIS 7 以建置網站或虛擬目錄)。
IIS7.0的處理請求的步驟
4.ASP.NET 管道
圖:創建ASP.NET環境 圖:ASP.NET請求的內部對象模型 圖:不同的HttpHandler處理請求
圖:請求管道
以上筆記部分文字、圖示摘自《ASP.NET MVC5 框架揭秘》,如有侵權之處請留言,本人將及時刪除!
引用:
IIS 內部運行機制及Asp.Net執行過程詳解
http://www.companysz.com/SALIN/archive/2012/08/13/2636511.html
.NET (C#) Internals: ASP.NET 應用程序與頁面生命周期(意譯)
http://www.companysz.com/SALIN/archive/2012/08/13/2636516.html
IIS 7.0 的 ASP.NET 應用程序生命周期概述
https://msdn.microsoft.com/zh-cn/library/bb470252(v=vs.100).aspx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