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現在是一個非常普遍的概念。
以下是維基百科上的解釋:
網絡一詞有多種意義,可解作:
IP,TCP,UDP
IP是Internet PRotocol的縮寫,也就是網絡間互聯的協議。
IP的設計相較于其他的類似協議有一些優點。
首先,IP最初是用于開發軍事網絡的,所以必須保證協議的健壯。
所以IP之間可以包含多個路由。這樣一旦某個路由被毀掉,它們間還可以保持通訊。
為了保證IP間傳遞的順序是有序,以及數據的可靠性,于是在IP上層有了TCP協議。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傳輸控制協議,TCP是一套精確的保證傳輸有效性,和正確性的協議。
當然這些都是需要代價的,因此,如果數據的順序不是很重要,單個包的丟失也不要緊,那么可以使用UDP協議。
User Datagram Protocol的簡稱, 中文名是用戶數據報協議。在網絡中它與TCP協議一樣用于處理數據包,是一種無連接的協議。
TCP & UDP比較:
確切的理解應該是TCP/IP 協議 & UDP/IP協議 的區別:
小結TCP與UDP的區別:
1.基于連接與無連接;TCP連接需要三次握手,斷開需要4次握手。
2.對系統資源的要求(TCP較多,UDP少);
3.UDP程序結構較簡單;
4.流模式與數據報模式 ;TCP是流模式傳遞,而UDP是包模式。
5.TCP保證數據正確性,UDP可能丟包,TCP保證數據順序,UDP不保證。
IP地址和域名:
IP協議同時支持這2中地址方式:192.0.1.2 或者www.abc.com.cn, 后一種是域名的方式。
域名 是的發明是應為人類對數字的記憶和區分不如文字來的方便。
端口:
每臺計算機,往往是服務器,可以運行很多服務。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區分這些業務,當IP地址是一樣的,于是就
有了端口這個東西。
端口是抽象的概念,理論上最多可以有65535個端口。
1-1023是計算機保留給已知的一些功能的,比如默認的web連接端口是80.
Internet:
Internet是世界上最大的基于IP協議的網絡,互聯網。
互聯網并不等同萬維網(WWW),萬維網只是一個基于超文本相互鏈接而成的全球性系統,且是互聯網所能提供的服務其中之一。互聯網帶有范圍廣泛的信息資源和服務,例如相互關系的超文本文件,還有萬維網的應用,支持電子郵件的基礎設施,點對點網絡,文件共享,以及IP電話服務。
內部網絡和外部網絡:
當我去電信安裝寬帶的時候,電信會給我的路由器分配一個地址:216.254.86.72
這個地址就是我在跟外部其他設備通訊的地址。
但是我本生家里有很多設備,幾臺電腦,手機,以及機頂盒等等。這些都通過路由器來連接網絡。
這樣路由器作為DNS給每個設備分配一個地址192.168.0.3等。 這些地址是不固定的。
從我的電腦和百度連接的時候,百度看到的地址是路由器轉換后的地址216.254.86.72。
但是從百度返回的數據,怎么就回到了192.168.0.3這臺設備呢,這個是路由器解決的,java編程的時候,不需要關心。
防火墻:
為了組織某些有害的數據到我們的設備。有一個東西可以更具域名和端口來擋住這些東西,這就是防火墻。
Java和防火墻關系不大。
代理服務器:
代理服務器可以理解為中間人。外部服務器只能看到代理服務器在向他發送請求,而不知道內部的情況。
Internet標準:
現在定義internet的標準是2大組織:
IETF 和W3C。
IETF:TCP/IP MIME SMTP
W3C:HTTP HTML xml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