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類型
1.Objective-C數據類型可以分為:基本數據類型、對象數據類型和id類型。
2.基本數據類型有:int、float、double和char類型。
3.對象類型就是類或協議所聲明的指針類型,例如:
NSAutoreleasePool *pool ,其中,NSAutoreleasePool是一個類,NSAutoreleasePool *是它指針類型或叫對象類型。
4.id類型可以表示任何類型,一般只是表示對象類型,不表示基本數據類型,所以剛才的變量可以聲明pool也可以聲明為id pool。
基本數據類型——int類型
int類型代表整數,它的十六進制表示方式:OxFFED0D.
在使用NSLog函數中格式化字符串使用%i表示十進制的整數,%o(字母o)表示8進制整數,%#x表示十六進制整數,它的取值范圍是與設備相關的,無法一概而論。
基本數據類型——float類型
1.float類型表示代表雙精度浮點數,與float類型很相似,可以在數值后面加上f或者F,例如:13.5f。float浮點數也可以用科學計數法表示,例如:1.7e4。
2.NSLog函數中格式化字符串:%f表示浮點數(會保留后面6位小數),%e表示科學計數法,%g表示浮點數。
基本數據類型——double類型
1.double類型代表雙精度浮點數,與float數相似,占用的字節空間double類型大體上是float類型的兩倍。大多數計算機是使用64位,表示double類型。
2.NSLog函數中格式化字符串,與float的%f、%e和%g相同。
基本數據類型——char類型(在計算機內部以int類型存儲)
1.char類型代表字符類型,存放點個字符,用單引號引用起來。如:’A’,如果要表示一些特殊字符,要使用轉義字符“/”。
2.NSLog函數中格式化字符串:%c。
數據類型限定詞:老外寫的好有這些東西。
Objective-C中數據類型可以在int、float和double、char類型前面加上限定詞,限定詞有:long、longlong、short、unsigned和signed,這些限定詞從而增強了基本類型。
long int:在大部分計算機中代表32位整數,在整數后面加L(或l)表示,如:long int numberOfPoints = 1310L.NSLog函數中格式化字符串使用%li表示。
long long int:可以指定更加寬泛的整數類型,保證變量至少64位寬度。NSLog函數中格式化字符串使用%lli表示。
long double:可以指定更為寬泛的double類型,要顯示這個可以在尾部使用L(大小寫)表示,1.23+7L.NSLog函數中格式化字符串使用%Lf、%Le和%Lg表示。
short int:用來指定存放相對小得整數,一般式占用int類型的一半。大部分計算機是16位。
unsigned int(無符號整數):告訴編譯器只是接受整數,在數值之后存放字母u(或U)表示,例如:0x00ffU;在編寫整數的時候,可以將字母u(或U)和l(或L)組合起來,例如:100UL.
signed char(char在計算機中存的也是整數,所以有符號和無符號之分。):代表的字符和編譯器有關,一般也作為無符號整數使用。
布爾類型(在計算機內部以int類型存儲)
布爾類型是_Bool(別名BOOL),取值范圍是1或0,其中1可以用TURE和YES表示,0可以用FALSE和NO表示。
枚舉類型(在計算機內部以int類型存儲)
如果需要定義一組相關常量,可以采用枚舉類型,把這些常量定義成一個類型,例如游戲在上、下、左、右方向,可以枚舉類型:enum direction{up,down,left,right}.其中,up從0開始,down是1,以此類推加1。如果不想從0開始,也可以指定初始值,如:enum direction{up=1,down,left,right}。
數據類型轉換
1.談到數據類型,就必然有數據類型轉換的特點。
2.按照數據類型占用存儲不同可以自動類型轉換或強制類型轉換,總的原則是小存儲容量類型可以自動轉換成大存儲容量數據類型。
3.不同類型數據間按照下面關系的從左到右(從低到高)自動轉換。如下:
_Bool、char、short int、枚舉類型——>int——>long int——>long long int
——>float——>double——>long double.
4.類型轉換先后順序表
5.強制類型轉換
如果遵守類型轉換是右到左情況,就需要強制類型轉換了。強制類型轉換語法形式上很簡單,就是在數據前面加上(目標類型),但是這種轉換是存在風險的,有可能造成數據的丟失,需要謹慎進行。
//———————————————SEL—————————————————//
SEL就是對方法的一種包裝。
1.方法的存儲位置
@interface Person:NSObject
+ (void)test1;
- (void )test2;
@end
Person *person = [[Person alloc]init];
在內存中如下:
在內存中每個類的方法都存儲在類對象中,
每個方法都有一個與之對應的SEL類型的數據,
根據一個SEL數據就可以找到對應的方法地址,進而調用方法。
SEL類型的定義:typedef struct objc_selector *SEL.
*************************
SEL對象的創建
SEL s1 = @selector(test1);
SEL s2 = NSSelectorFromString(@“test1”)
************************
1.SEL類型是OC中用來定義方法的關鍵字,和其他語言不同的是SEL類型雖然是方法定義,但卻不從屬于任何類實例,其值是通過@selector進行計算,可以把它當做一個函數指針來使用,當然它實際上并不是一個函數指針,而是const char*。
2.SEL類型可以在編譯時通過@selector()直接創建,也可以用NSSelectorString()函數創建,這個函數允許你通過名字調用方法。例如:
[object performSelector:@selector(doSomething)]];
它和如下代碼等價:[object doSomething];
3.各種語言都有傳遞函數的方法:C語言使用函數指針,C++中有函數引用,OC使用選擇器selector和block。由于iOS SDK 中的大部分API都是selector的方式,所以
//———————————————nil、NULL、NSNull—————————————————//
1.nil用來給對象賦值(OC的任何對象都屬于id類型),Null則給任何指針賦值,NULL和nil不能互換,nil用于類指針賦值(在OC中類是一個對象,是類的meta-class的實例),而NSNull則用于集合操作,雖然它們表示的都是空值,但使用場合不同。
2.OC有個特性,就是當發送消息給nil對象使,系統返回0值而不是引起異常,這和java的NullPointerException以及C/C++的程序直接崩潰的處理完全不同,因為nil是對象的合法值,nil對象同樣可以接收消息。
3.nil被定義為空對象,也就是值為0的對象。
//———————————————id—————————————————//
1.在OC中最普遍的3種類型就是id、Class和SEL, id就是指向OC對象的指針,它等價于C語言中的void *,可以映射任何對象指針類型指向它,或者映射它指向其他的對象。當然,也可以傳遞任何消息給id,但如果該id不支持這個消息就會返回一個運行時異常。
2.id數據類型可存儲任何類型的對象。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是一般對象類型。如果要用基本類型代替,需要對基本數據類型進行封裝。
3.id是一個指向任何一個繼承了Object(或者NSObject)類的對象。需要注意的是,id
是一個指針,所以在使用id的時候不需要加星號。例如:
id foo = nil;
4.在OC中,id取代了int類型成為默認的數據類型(在C語言上的函數返回值,int是默認的返回類型)。
//———————————————Bool—————————————————//
1.在OC中的布爾類型是BOOL,其值可以是YES或NO,也可以賦值為TRUE和FALSE。YES和TRUE等價,都是非零值;NO和FALSE等價,都是零值。
2.在調試的時候可以通過打印數字的方式(格式為%d)輸出其值,代碼如下:
BOOL loginResult = YES;
NSLog(@"LoginResult is %d",loginResult);
3.布爾變量的值為YES/NO或1/0.YES和1代表真。
//———————————————結構體—————————————————//
1.C語言本身提供的數據類型很少,那么C語言是如何構造復雜的數據類型呢?有三種方法:結構體、指針、數組。
2.結構體和指針在iOS編程是至關重要的,在OC中很少需要C的數組,因為OC有它自己的NSArray類型。
3.C的結構體是一個混合數據類型,在這個類型中包含了多種數據類型(也可以是另一個結構體),它能夠作為單個的實體被傳遞。其中的元素通過點符號來訪問。例如:
一個CGPoint定義如下:
struct CGRect{
CGRect x;
CGRect y;
};
typedef struct CGPoint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