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說到了urllib2的簡單入門,下面整理了一部分urllib2的使用細節。
1.Proxy 的設置
urllib2 默認會使用環境變量 http_proxy 來設置 HTTP Proxy。
如果想在程序中明確控制 Proxy 而不受環境變量的影響,可以使用代理。
新建test14來實現一個簡單的代理Demo:
代碼如下:
import urllib2
enable_proxy = True
proxy_handler = urllib2.ProxyHandler({"http" : 'http://some-proxy.com:8080'})
null_proxy_handler = urllib2.ProxyHandler({})
if enable_proxy:
opener = urllib2.build_opener(proxy_handler)
else:
opener = urllib2.build_opener(null_proxy_handler)
urllib2.install_opener(opener)
這里要注意的一個細節,使用 urllib2.install_opener() 會設置 urllib2 的全局 opener 。
這樣后面的使用會很方便,但不能做更細致的控制,比如想在程序中使用兩個不同的 Proxy 設置等。
比較好的做法是不使用 install_opener 去更改全局的設置,而只是直接調用 opener 的 open 方法代替全局的 urlopen 方法。
2.Timeout 設置
在老版 Python 中(Python2.6前),urllib2 的 API 并沒有暴露 Timeout 的設置,要設置 Timeout 值,只能更改 Socket 的全局 Timeout 值。
代碼如下:
import urllib2
import socket
socket.setdefaulttimeout(10) # 10 秒鐘后超時
urllib2.socket.setdefaulttimeout(10) # 另一種方式
在 Python 2.6 以后,超時可以通過 urllib2.urlopen() 的 timeout 參數直接設置。
代碼如下:
import urllib2
response = urllib2.urlopen('http://www.google.com', timeout=10)
3.在 HTTP Request 中加入特定的 Header
要加入 header,需要使用 Request 對象:
代碼如下:
import urllib2
request = urllib2.Request('http://www.baidu.com/')
request.add_header('User-Agent', 'fake-client')
response = urllib2.urlopen(request)
print response.read()
對有些 header 要特別留意,服務器會針對這些 header 做檢查
User-Agent : 有些服務器或 Proxy 會通過該值來判斷是否是瀏覽器發出的請求
Content-Type : 在使用 REST 接口時,服務器會檢查該值,用來確定 HTTP Body 中的內容該怎樣解析。常見的取值有:
application/xml : 在 XML RPC,如 RESTful/SOAP 調用時使用
application/json : 在 JSON RPC 調用時使用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 瀏覽器提交 Web 表單時使用
在使用服務器提供的 RESTful 或 SOAP 服務時, Content-Type 設置錯誤會導致服務器拒絕服務
4.Redirect
urllib2 默認情況下會針對 HTTP 3XX 返回碼自動進行 redirect 動作,無需人工配置。要檢測是否發生了 redirect 動作,只要檢查一下 Response 的 URL 和 Request 的 URL 是否一致就可以了。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