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實例講述了Python裝飾器decorator用法。分享給大家供大家參考。具體分析如下:
1. 閉包(closure)
閉包是Python所支持的一種特性,它讓在非global scope定義的函數可以引用其外圍空間中的變量,這些外圍空間中被引用的變量叫做這個函數的環境變量。環境變量和這個非全局函數一起構成了閉包。
代碼如下:def outer(x):
y = [1,2,3]
def inner():
print x
print y
return inner
x = 5 #這個x沒有被引用
f = outer(2)
f()
print f.__closure__ #函數屬性__closure__存儲了函數的環境變量 def entrance(func):
= 5 #這個x沒有被引用f = outer(2)f()print f.__closure__ #函數屬性__closure__存儲了函數的環境變量 def entrance(func):
x和y都是屬于函數outer命名空間的,在inner中被引用,當outer函數退出后,outer的命名空間不存在了,但是inner依然維護了其定義時候對其外部變量x,y的連接。
程序輸出:
2
[1, 2, 3]
(, )
裝飾器是一個可調用對象(a callable),在Python中,函數是對象,當然也是可調用的,所以裝飾器可以是一個函數,我們稱其為函數裝飾器。
這個可調用對象以一個函數作為參數,閉且返回另一個函數(來替換參數那個函數)。
比如:
代碼如下:def entrance(func):
def inner():
print "inside function :", func.__name__
func()
return inner
entrance是一個裝飾器,它是一個函數,它可以接收一個函數func作為參數,返回了另一個函數inner。
那為什么叫裝飾器了,在返回函數inner()的內部,調用了func(),而且還作了額外的操作,相當于“裝飾”了函數func。
那如何使用裝飾器?
代碼如下:def fun1():
pass
fun1 = entrance(fun1)
def fun2():
pass
fun2 = entrance(fun2)
fun1,fun2的名字都沒有變,但是通過調用函數裝飾器entrance(),它們已經指向了另一個函數inner(),“裝飾了”自己。
@操作符
Python提供的@符號,實質上就是上面做的,對一個函數名進行從新賦值,是語法上的技巧。所以上面的代碼等價于
代碼如下:@entrance
def fun1():
pass
@entrance
def fun2():
pass
2. 裝飾器的用途
從這個刻意構造的很簡單的例子,可以看出裝飾器的意義,如果一個函數需要一個功能,如果這個功能可以被使用在很多函數上,或是函數并不是自己實現,那可以寫個裝飾器來實現這些功能。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