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space
Golang 的代碼必須放置在一個 workspace 中。一個 workspace 是一個目錄,此目錄中包含幾個子目錄:
1.src 目錄。包含源文件,源文件被組織為包(一個目錄一個包)
2.pkg 目錄。包含包對象(package objects)
3.bin 目錄。包含可執行的命令
包源文件(package source)被編譯為包對象(package object),命令源文件(command source)被編譯為可執行命令(command executable)。使用 go 命令進行構建生成的包對象位于 pkg 目錄中,生成的可執行命令位于 bin 目錄中。開發 Golang 需要設置一個環境變量 GOPATH,此環境變量用于指定 workspace 的路徑,另外,也可以把 workspace 的 bin 目錄加入到 PATH 環境變量中去。
包路徑
包位于 src 目錄下,只要不發生沖突(例如和標準庫沖突),我們可以使用任意的包路徑。假如我們在 GitHub 有一個賬號 name5566,并且存在一個項目 hello,那么我們可以在 src 目錄下構建這樣的目錄結構:
第一個可執行命令
現在來編寫第一個 Golang 程序 hello。假定已經配置好了 GOPATH,并且包路徑使用 github.com/name5566/hello,在此目錄下創建文件 hello.go:
執行命令(可在任意處執行):
這個命令可以編譯 hello 命令,生成一個可執行命令 hello 并放置于 bin 目錄下。如果 go 命令沒有任何輸出表示執行成功。
第一個包對象
現在開始創建一個包對象(也就是庫文件),首先建立包路徑 github.com/name5566/newmath,在此目錄下創建文件 sqrt.go:
我們可以測試編譯此包:
此命令不會有任何輸出文件,如果需要在 pkg 目錄下生成包對象,使用 go install。
現在來修改一下 hello.go:
編譯安裝 hello:
go 命令能夠自己分析依賴關系,這里的 newmath 包會被自動安裝到 pkg 目錄下。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Golang 使用靜態鏈接(運行 Go 程序無需包對象)。
測試
Golang 帶有輕量級測試框架,主要包括:
1.go test 命令
2.testing 包
創建文件 _test.go 來編寫測試,例如為 sqrt.go 創建的測試文件為 sqrt_test.go:
執行測試使用 go test:
測試文件中包含的所有測試函數 func TestXxx(t *testing.T) 都會被執行。測試函數可以通過 Error、Fail 等相關方法告知出現錯誤。
另外,在測試文件中還可以編寫范例代碼,例如:
這里 Example 函數結尾可以跟上一個以 “Output:” 字符串開始的注釋(被叫做輸出注釋),在測試運行時會將 Example 函數輸出注釋中字符串和函數標準輸出進行比對。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沒有輸出注釋,Example 函數是不會被運行的(但是會被編譯)。
Example 函數命名有這樣的習慣:
這里的 F 為函數名,T 為類型名,T_M 為類型 T 上的方法 M。
獲取遠程倉庫的包
使用 go get 能夠自動獲取遠程倉庫的包,例如: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