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時在公司、學校或其他公共場所配置網絡時,一定非常熟悉IP地址、子網掩碼、網關這些詞。雖然經常用到,但是我相信大多數人并不知道這些詞的含義及作用。去課本里找,網上查,得到的往往是一些晦澀難懂的條文,看過之后還是一頭霧水,并沒有什么實際用處。今天我就為大家一次性解決這個問題。
之前的文章中已經為大家講了互聯網通訊的原理,也講了OSI參考模型的七層結構,那么這一講就舉一個實際例子,讓大家輕松理解IP地址,子網掩碼,網關的含義及作用。
假想一個場景,有兩個局域網之間的設備想進行跨網段通訊。每個局域網通過交換機相連,兩個局域網之間通過路由器相連。假設局域網1中發送數據的設備IP地址為10.0.0.0,子網掩碼是255.0.0.0。那么這是什么含義呢?這就涉及到子網掩碼的作用了。子網掩碼的作用就是確定設備出于哪個網段。子網掩碼中有一個255,意味著ip地址的網絡部分是第一位,也就是10,其余的三位是主機部分。也就是說,當子網掩碼同為255.0.0.0時,第一位為10的設備,就處于同一網段。繼續假設局域網2中接收數據的設備IP地址為12.0.0.0,子網掩碼是255.255.0.0。這次的含義大家應該明白了吧,子網掩碼中有兩個255,所以IP地址的前兩位是網絡部分,即當子網掩碼同為255.255.0.0時,前兩位是12.10的設備都處于同一網段。也就是說,IP地址和子網掩碼共同決定了設備處于哪一個網段。每個局域網中的設備IP地址網絡部分必須一樣,主機部分不一樣。
這樣劃分的好處是,當局域網設備進行通訊時,通過ip地址和子網掩碼,就可以判斷發送與接收的設備是否處于同一網段。如果兩個通訊的設備出于同一網段,那么發送和接收數據的過程就要簡單一些,只需要經過交換機,不需要經過路由器。如果兩臺設備處于不同的網段,那么收發數據就需要經過路由器,這時候就必須用到網關。
網關就是跨網段通訊的“關口”。當數據包從本網段設備傳輸到路由器時,首先要保證網關一致。網關可以使用本網段中任何一個地址,但是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一般網關使用本網段中第一個可用的地址,這是為了避免與局域網中其他設備IP產生沖突。所以上面例子中的局域網1中,所有設備的網關都應該是10.0.0.1。局域網2中所有設備的網關都應該是12.0.0.1。有了網關,局域網內的設備才可以通過路由器與其他網段的設備進行通訊。
現在大家應該明白了,在局域網本網段通訊時,不需要用到網關,只需通過IP地址、子網掩碼確定出于同一網段,再通過交換機傳輸數據。跨網段傳輸時需要用到網關,并且需要經過路由器進行數據傳輸。好了,今天就科普到這里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謝謝關注!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