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這帖子對無線橋接寫得蠻清楚的,轉進來給大家看,不過現在一般是用54M或108M的了,我自已做用得比較多的是網件的AP,WG102,發射功率也是100MW. //本文來自武林網www.companysz.com
室外5公里的802.11B無線遠程連接
最近應一個客戶需求,需要在他們2個分廠之間做一個無線連接,2個分廠之間的距離在 5公里左右,并且站在各自分廠大樓頂端能互相看見對方的大樓。原先是租用的電信的線路,每年下來的費用高昂,現在想用無線連接來代替原先的線路,從長遠來開是非常合算的,但做此類戶外遠程的連接也有一定的要求:2點之間必須 “通視”,也就是無阻隔,客戶那里的條件完全符合。
經過幾天時間的準備,測試一次性通過,現將所用設備、相應的設置以及測試過程介紹給大家。
一.所使用的設備:
1 . INTEL 2011 無線AP 兩只,屬于802.11B無線標準的AP,最高11M速率,支持無線橋接、無線中繼,當然也支持有線網絡和無線網絡的橋接,功率為100MW。這種AP質量相當不錯,最外層為工程塑料,非常堅固,內部外殼為鑄鋁,對抗外界信號干擾非常有效。
22.20米50歐姆型號為 -7的室外電纜,電纜的構造和我們平時常見到的閉路電視電纜差不多,但阻抗不一樣,低阻抗有利于信號的傳輸、損益也小。
3. N型接頭,現在2.4G的天線接頭一般全為N頭母頭,所以我們需要在電纜端用上一個N型公頭,接頭的阻抗也是50歐姆,這是N型公頭拆開的圖片,呵呵,零件還挺多的。
3.跳線,接頭型號為SSNB(公頭)、50歐姆阻抗,這根跳線比較重要,跳線一頭插在AP的饋線接口(SSNB、母頭),另一頭和電纜接在一起,電纜的另一頭再通過N型公頭接到室外天線的N型母頭上。
基本上需要使用到的設備就這么多了。
二 物理連接、AP設置過程
整個連接的順序是這樣:
室外天線--------》50歐姆電纜-------》跳線--------》2011 AP
1 室外天線的組裝:天線的組裝應該是比較簡單的,只要按照圖紙上的安裝說明就可以了,不過在樓頂安裝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防雷,最好附近有避雷針,天線頂端不要超過避雷針的高度,實在不行就需要購買避雷器了。
2 室外天線電纜接頭的制作:天線接頭為N型母頭,那我們就將電纜連接端做成N型公頭,接頭的制作和我們平時做閉路電視的電纜連接頭差不多,稍微復雜點,另外電纜比較粗,制作時較費力氣,不過只要仔細、認證,保證N型公頭內部的觸針、屏蔽層和電纜的內芯、屏蔽層充分接觸就行了。
這里要用到電烙鐵,將N型公頭中間的觸針仔細的和電纜的內芯焊接在一起,最好采用含銀焊料,不要采用一般的普通焊料。
電纜的另外一頭是和跳線連接的,一般情況下是需要一個轉接器,電纜做成N型公頭,轉接器的N型母頭和電纜的N型公頭連接在一起,轉接器的另一頭就需要和跳線的接頭相配套,不過這樣的轉接器比較難找、接頭種類也實在多,所以我們就直接采用將電纜和跳線焊接在一起。-7的電纜比較粗硬,但跳線很細小,所以將這2 種線材的信號層和屏蔽層焊接在一起需要一定的焊接水平,焊接質量的高低將直接影響信號的強度,所以一定要處理好此處接頭的連接。
3跳線的另外一頭就是SSNB接頭了,和AP上的饋線接頭是配套的,所以只要直接插上即可。
4 AP的設置:物理連接、AP設置過程中有2處難點,一個在線纜的連接,另一個就在AP的設置上了。
INTEL的2011AP將AP之間的無線互連稱為WLAP模式,而WLAP模式分為2種:
1)AP橋接
2)AP中繼
很多朋友搞不清楚無線橋接和無線中繼的差別,我在這里簡單的說一下:
橋接: 有線網絡《------》AP- - - - - - - - -AP《-------》有線網絡
中繼: 有線網絡《-------》AP《- - - - - - 》AP 《- - - - -》AP《- - - - -》無線客戶端
- - - - 代表無線連接
--------代表有線連接
我們在這里用到的是橋接,就是用2個無線AP采用無線的方式連接2個有線網絡。
INTEL 2011AP的設置對于一般初步接觸無線網絡的人來說還是比較復雜的,但只要抓住幾個必須設置、改動的地方即可。
我們先來看一張圖:
圖中的A、B 2個AP之間就是橋接模式。
INTEL的2011 AP的橋接、中繼是基于MAC地址的,所以我們先必須將2個AP的MAC地址記下。
如圖:其實很簡單,我們默認編號A的AP為主AP,B為副 AP。
1 先打開AP的WLAP功能,也就是WLAP MODE:ENABLE
2 然后將主AP的MAC地址填入WLAP MANUAL BSS ID
其他就不要改動了,直接點擊SAVE SETTINGS。
3 在編號為B的副AP上也同樣的先打開WLAP功能,然后WLAP MANUAL BSS ID就需要填寫主AP的MAC地址,這一點不要做錯,是至關重要的一步,填寫完畢后也是點擊SAVE SETTINGS。
這樣2個AP的WLAP設置就完成了,另外也需要對2個AP的SSID、IP地址等作一些設置,要設置成同樣的SSID、同一網段的IP地址、子網掩碼,如下圖:
以上設置完成后,2個AP都需要切斷電源重起,先將編號為A的AP打開,然后等啟動完畢后就可以看到主AP面板上的3個燈分別如下:
1 電源燈長亮。
2有線網絡的燈如果連接了有線網絡的話也會閃動。
3無線信號燈在急速的閃動
然后此時再打開副AP,如果設置成功的話,副AP指示燈閃動情況和主AP相同,否則副AP的無線信號燈將會間隔2--3秒閃動一次。
這個簡單的方法就可以驗證WLAP模式的設置是否正確。另外在網絡連接上是否連通就需要看IP地址是否設置正確,只要2個AP的IP地址設置在同一網段、并且信號燈閃爍正常就沒問題了。
三 測試過程
全部一切準備完畢后我們先做了一個測試,在我們當地的外環路上找了一段大約2公里長、無阻隔路段進行了測試。
2011AP的輸入電壓為12V-24V,我們采用了一個AP用12V的電瓶供電,另一個采用汽車點煙器供電。
1.我們的設備:(喝掉了好多娃哈哈純凈水啊)
這里請注意:2個天線左邊一個是安裝錯誤的,右邊一個就是正確的(左邊天線頂端的鋁片安裝錯誤,右邊一個是安裝正確的)
2.好不容易找到的一條直路,大概2000米左右
3. 連接電纜
4.電瓶,供電給2011AP
5.2.4g天線
6 . 2.4g天線的接頭,這個接頭為母頭
7.2.4g天線震蕩器部位,注意頂部鋁片的安裝方向。
8.2個Intel2011 AP,已經設置成橋接模式
9.點煙器連接線,供電給AP和查看測試情況用的筆記本
10.饋線的接頭,此接頭為公頭
五 總結
測試很順利,一次性成功,連接速率在11M,完全可以滿足2點之間的辦公需要。
整個過程總主要的難點也就在線纜的連接以及AP的設置,不過只要認真、仔細,就可以處理好。
另外說一下,安裝天線的時候可以帶上一個望遠鏡、一個水平尺。因為安裝天線的時候,天線之間必須對準角度,由于天線和天線距離遠,可謂“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可以將天線固定后用水平尺測量一下天線的角度,另外通過望遠鏡可以大致對準初步架設時的天線方向。最后也要處理好室外天線和電纜連接處的防水處理,一般天線的附件中有一些防水膠布,可以仔細包扎一下連接處即可。
由于牽涉到的東西實在太多,我們也就沒有花費更多的篇幅來仔細說明了,只是簡單的、大略的說了一下過程、以及幾個重要的地方,如果大家有什么地方不明白的,可以通過電子郵件詢問,謝謝。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