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網友對系統優化已經不再感興趣了——很多是說優化前和優化后都差不多,對速度和穩定性的提高沒有什么效果!真的是這樣嗎?其實,優化中有很多重要環節被我們忽視了。這些環節對優化效果起這決定性的作用!總結起來大體上有九個環節,下面我就給大家逐一道來。
一、合理使用硬盤
何為合理使用硬盤呢?首先我們要了解硬盤盤片的物理結構。分區并格式化后的硬盤卻是以扇區為基本單位的,一個分區是由若干個扇區構成的。那什么是扇區呢?我們都知道磁盤在工作時是轉動的,它所存儲的信息是按一系列同心圓記錄在其表面上的,每一個同心圓稱為一個磁道,在圖1我們可以看到磁道和扇區的分布情況(當然,這只是個示意圖而已,實物要比圖中密得多!),很多朋友認為那個紅色的“大塊頭”是一個扇區,但正確的認識應該是黃色的那小塊為一個扇區。一個扇區的大小為512字節,一個整圓環為一個磁道,一個磁道上有若干個扇區,所以我們不難看出,越靠外的磁道上的單個扇區其體積越大,換句話就是其密度越小,由于硬盤是機械傳動,所以磁頭對其的尋找、讀、寫速度也就越快,分區的分布也是從外圈向內圈的,所以C盤相對于D盤等要靠外,這就是為什么我們感覺C盤比D、E等分區要快的原因。
明白了上面的知識,我們就能合理使用硬盤了!以一塊容量為60GB的新硬盤為例進行說明:把C盤分為3至5GB(視操作系統而定),把D盤調成1GB,把E盤設為10GB,省下的就看著設吧(可對半分為F和G盤)——對系統速度沒有什么影響。
分好區后如何使用是最為關鍵的:
1、把操作系統裝在C盤上并把MwIE、Foxmail、ICQ、QQ、FlashGet、超級兔子、播放器軟件以及一些看圖軟件等常用小型軟件也安裝在C盤上。如果您使用諸如Office之類的微軟大型軟件的話,也要將其安裝到C盤上。當然,由于我們并不會用到其中的全部功能,所以要定制安裝那些有用的部分以節省C盤空間!然后把虛擬內存設置到D盤上(只是暫時的)后再使用系統自帶的磁盤碎片整理程序把C盤整理一下。
2、使用“微曉注冊表優化大師”之類的系統修改軟件把“我的文檔”、“上網緩沖”、“上網歷史”、“收藏夾”等經常要進行寫、刪操作的文件夾設置到D盤上來盡量避免其它分區產生磁盤碎片而降低硬盤性能!
3、把各種應用軟件安裝到E盤,至于游戲可裝在F盤,G盤用來存放影音文件。
4、對C盤再進行一次碎片整理,然后進行完下面的第二大步后再把虛擬內存設置到C盤上!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