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總是在你不留意時候悄悄流逝,2014年即將成為歷史??v觀2014年DIY硬件產業,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種寒冬,也沒有我們期待中的那種復蘇,只是過著我們作為上班族天天期待的生活:平平淡淡地過日子。
相比于持續火熱的移動設備,性能永遠是DIY電腦的一大優勢,只要性能的需求(主要是游戲)還在,DIY就沒有停滯的時刻。所以,2014年,進步的主旋律依然環繞在DIY中。今天,我們就來回顧下2014年的DIY硬件究竟發生了什么事?
是人是墻是寒冬?DIY硬件行業年度回顧
CPU篇:一家獨大
●Intel:我還沒有用力你就倒下了
理想是豐滿的
Tick Tock Tick Tock……經歷了2013年的Tock后,習慣了一年一次洗腦(CPU)的頻率的我們,卻遇上了2014年Tick先生的缺課。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原因大家都知道的,就是目前CPU市場實在太缺乏競爭了,AMD在高端CPU的痛已經不是一日兩日的事情。取而代之的,是Haswell Reflash與Haswell-E,成為了Intel在2014年CPU市場的主旋律。雖然今年的新產品依然姓Haswell,但是還有一些值得我們留意的產品與技術的。
現實是骨感的
2014年CPU的主旋律就是提頻不提價……
欲揚先抑,首先我們來看看Intel在2014年做了什么“好事”吧,那就是27款桌面CPU的推出。但卻都是重量不重質的產品線更新,只是頻率提升價格不變的Haswell CPU,而不是往年我們期待的新架構新工藝的Tick產品。好吧,Intel救了剁手黨一把。
那么今年的Intel有什么亮點呢?今年恰逢奔騰品牌20周年的生日,Intel也適時推出了奔騰20周年紀念版GXXX。雖然奔騰CPU早已泯然眾人,不過Intel還是懂得利用老一輩DIY玩家的信仰來勾搭他們買買買的。
i7-4790K算是超頻領域的良心
第二個亮點就是K后綴Haswell的升級,雖然是簡單的超頻產品線的升級,但是相比普通產品只加料不換底的做法,Intel在K后綴CPU換了封裝及IHS導熱材料算是比較有良心了。更值得一提是,Core i7-4790K更是圓了10年來Intel在民用CPU市場上默頻4GHz的夢想。
任性的土豪們上吧
第三個亮點無疑就是Haswell-E的發布,土豪們終于可以在CPU市場上可以任性了一把,同時i7-5960x也刷新了民用CPU的性能記錄。不過對于這種一個月的工資還買不到一個CPU的我們來說,看看就好。
●AMD:我用另外一種方式戰斗
一直不溫不火的APU
AMD的2014年,還是慘淡經營的四個字。唯一的亮點卻只是CPU與GPU雜交的Kaveri第三代APU,那么高性能AMD CPU去哪兒了?請你翻開PConline在2014年的CPU評測,你就知道答案了,那就是空白,反而全是千元以下的AMD的CPU評測,AMD現在在CPU的競爭狀態可想而知……
FX-8300是首款100W內的8核CPU,但,有什么用?
899元的八核CPU、首款默認頻率5GHz的CPU,這些火爆的字眼再也不能觸動DIY玩家的神經。AMD在CPU市場上的失策也不是2014年的事情,高功耗換高性能的粗暴、降頻換功耗的把戲我們早已一清二楚。AMD在純CPU性能競爭的問題也不是一時之間能解決的事情。
PC我玩不過你,但在家用機我壟斷你……
所以,AMD在2014年只推出了第三代APU的行動可以看出,它已經默默地采取另外一種方式去戰斗了。逐漸轉移到CPU與GPU聯合的異構運算,并且精力發展到家用游戲機市場上,只是希望PS4、XBOX ONE在采用AMD的GPU后,能夠在將來反哺CPU市場上,為毫無生機的CPU市場調增一絲活力。
請自行腦補……
●編輯小結:AMD不玩,Intel沒癮,就是2014年CPU的現狀。表現乏力、缺乏誠意,在當年CPU性能有點過剩的時代,似乎成為了理所當然。作為看戲的我們,只好默默期待2015年的14nm Broadwell處理器了。
|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