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網訊 很多讀者都會對這個比較感興趣,但是對于我來說卻是非常不好寫。畢竟,絕大部分讀者都不是專家,一些在操作中被我們認為很理所當然的事情別人卻未必能很好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對于這樣的問題,確實也不方便說得太多太詳細,于是,就寫成了下面這部分不倫不類的文字。盡管如此,我還是希望通過在這里的一些描述,讓絕大部分使用者都可以自如地解決一些比較常見、而且大家也比較關心的硬盤問題。這樣,大家在碰到一些常見問題的時候就不需要出去找那些搞硬盤維修的,讓人狠宰了。其實,很多常見硬盤問題的處理方法在網上都登得濫了,非常容易找到一大堆解決的方法,因此這里不打算對一些網上有詳細說明,而且可操作性很高的硬盤問題處理方法作描述。我這里想要說的,是一些也比較容易碰到,但是網上的說明卻都是那些槍手們你抄我抄大家抄,毫無可操作性甚至根本不符合邏輯的那些問題的處理方法。不過我必須提醒大家,既然我說的這些都是比較棘手的問題,那你也別指望有太高的成功率,現代硬盤的結構和運行機理已經遠比從前復雜很多很多了,我不可能每一個牌子每一個型號的硬盤都那樣去試,這些方法的原理都是符合現代硬盤的結構和控制、運行機制的,但是能不能真正解決問題,還是要看操作者是否能夠對硬盤故障的原因作出正確把握并能否靈活和綜合運用各種工具軟件。
1.硬盤分區表損毀
造成這個問題的最通常原因,是在電腦使用過程中突然停電。如果電腦在進行磁盤整理或者其他需要大量磁盤讀寫過程的操作的時候,突如其來的停電有很大可能會產生這種錯誤。大家不要認為這是很初級的硬盤問題,設身處地想一下,要是一些老鳥自己碰到這個問題,也會彷徨一下子的。問題主要是如果不需要數據的話,那么這個根本就不算是一個硬盤問題,只要重新分區格式化就搞定了;但是,如果里面有比較重要的數據的話怎么辦?或者你比較懶,不想重裝系統,能不能在保存系統和數據的情況下解決這個問題呢?對于這個要求,網上很多文章的介紹是用DiskMan這個軟件去自動修復分區表。不過,在實際操作中,這樣的方法倒是有點過于傻瓜化了,想靠軟件去自動修復分區表,靠的其實是軟件的算法,但是算法是死的,人卻是活的,每個人自己硬盤的分區都不可能一樣。跟據實際的操作證實,這樣的恢復方法大概只有90%的修復率,就是說,能100%完全修復分區表的機會并不是很高。不過用DiskMan這個軟件,主分區的恢復倒是一般不成問題,只要你的主分區恢復了,系統可以啟動了,剩下的不能恢復的分區里面的數據可以試著用FinalData來恢復,在正常情況下,應該可以完全恢復過來。這個方法最大的優勢是DiskMan支持的文件格式非常多,所以即使在NTFS、EXT等等其他格式的分區里,也能比較有效地恢復分區表。
不過,如果你的硬盤是FAT或者FAT32的話,我覺得上面的方法還是太復雜了,而且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兩個軟件的算法上面,沒有調動人的主觀能動性,太浪費人力資源了^_^。估計絕大部分人對自己用的計算機里面的硬盤分區大小還是心中有數的吧,如果能記得每一個分區的大小,這樣就可以了。你原來用什么軟件分區的,現在還是用它,一摸一樣按照原來每個分區的大小重新分區,不過記住不要格式化。不要格式化這個非常關鍵,有一些分區軟件如Partition Magic等等,通常在默認情況下都是分區連格式化的,在設置里面取消分區連格式化的選項。重新分區之后,用軟盤、光盤啟動或者把這塊硬盤接到另外一臺計算機上面,運行NDD(Norton Disk Doctor,不要告訴我你不知道這個是什么),執行掃描,很快,它就會發現硬盤分區錯誤和一些很專業的“莫名其妙”看不懂的錯誤,不知道說什么也沒關系,接下來當然是修復這些問題啦。全部修復完以后,重新啟動,你會驚奇地發現整個硬盤又已經可讀了,所有分區跟原來都一模一樣,所有原來的文件也完好無損,一個字節也沒有少。這種方法的恢復成功率非常高,過程非常傻瓜但是又可以調動大家主觀能動性。不需要運行專門的數據恢復軟件,又能讓大家真正去動手,使菜鳥也能擁有妙手回春的滿足感,特能滿足人們的虛榮心,哈哈。當然,最保險的辦法還是在軟盤或其他存儲介質上備份一個分區表,這樣可以令硬盤的安全系數得到大大提高。
2.硬盤邏輯鎖
網上對于解除硬盤邏輯鎖方法的文章可以說是汗牛充棟,但仔細看了,都是天下文章一大抄,每一篇都大同小異。其實,硬盤邏輯鎖大體上可以分成邏輯死循環和增量偏移兩種方式。再復雜的方式如全盤算法加密等等就不是普通的用戶可以解決的了,因此這里也就不提也罷。
邏輯死循環也有很多種,從比較簡單的0-1扇區死循環到比較煩人的C-D分區死循環,無非都是在分區表上作文章,人為地造成分區表的邏輯錯誤,使硬盤在啟動的時候陷入死循環而不能啟動,必須經過一些驗證手段才能重新得到正確的分區表信息。網上很多文章都長篇大論,介紹了通過PCTools、DE(Disk Editor)甚至Debug命令來恢復的方法,這些恢復方法在理論上是正確的,不過都沒有太大的現實意義。因為他們都忽略了,在他們長篇大論的時候,用戶硬盤里面的磁頭還在0-1扇區或者C-D分區之間不斷地作往復運動。硬盤都啟動不起來,還怎么去讀取分區表信息?怎么把正確的信息寫進去?磁頭是沒空做這個事情了,不知道他們是打算用鉛筆寫還是用圓珠筆寫?
0-1扇區死循環還比較簡單,軟盤啟動、光驅啟動或者把硬盤掛在別的機器上還是可以動起來的,而如果是惱人的C-D分區死循環,則不論是軟盤啟動、光驅啟動還是把硬盤掛在別的機器上,都不能啟動機器。可笑的是,破除這個死循環的方法也是無比地簡單,因為這種方式的邏輯鎖其實是利用了MS-DOS里面IO.SYS的漏洞。IO.SYS文件是輸入輸出管理文件(Input and Output),它包含LOADER、IO1、IO2、IO3四個模塊,其中IO1中包含有一個很關鍵的程序SysInt_I,它在啟動中很固執,非要去讀分區表,而且不把分區表讀完誓不罷休。如果碰上分區表是循環的,它就只有死機了。同時, DOS為了獲得硬盤使用權必須讀分區表參數,而且DOS還約定驅動器號不能超過26,這是系統的設計者沒有考慮到此等循環分區表的嚴重后果,這就是MS-DOS的脆弱性和不完備性。回過頭來,如果不想陷入這樣的邏輯死循環,只要不使用微軟基于DOS(從DOS3.0到Windows Me)的操作系統就可以了。有很多系統可供選擇:如PC-DOS 、DR-DOS、ROM-DOS等(建議大家去看看新DOS時代,里面有很多很有用的DOS方面的信息: http://newdos.yginfo.net/dosmain.htm ),另外,微軟的NT/2000/XP系列也是可以的。硬盤動起來后,大家想怎么樣就怎么樣吧。不過我始終還是推薦大家用原廠的DM,畢竟是原廠的東西,對自己牌子的硬盤操作總是比較有把握的,而且,那些PCTools之類因為比較老,對FAT32、NTFS以及大硬盤等等的操作總有一些問題。也有熱心的人把恢復正常分區表的指令編寫成一個小程序,叫Unlock.com(有很多不同的人編寫的不同版本,大家可以挑一些日期比較近的,太古老十八代的東西就不要用了),大家可以試用一下,效果還是有的。現在,一家叫Acronis的公司也來湊熱鬧,發布了一個叫AcronisUnlock的小程序,運行它可以創建一張軟盤,用來為硬盤解鎖。畢竟是一個商業產品,如果沒有一定的作用誰敢拿出來?試了一下,雖然不是能治百病,但對一般的硬盤鎖還是很有效的。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