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即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也就是建筑行業所經常提到的建筑信息模型。它是應于工程設計建造管理的數字化工具,在全生命周期中,各個不同階段的工程信息、過程和資源集成在一個模型里,供各方使用。
·建模和非Revit渲染如何選?
為了了解硬件對建筑設計環節的影響,我們使用了國內民用建筑領域里最常用的BIM建模軟件REVIT,對其四項主要操作時間進行了不同處理器平臺環境的對比測試,通過數據可以了解該軟件對處理器主頻和核心數的依賴情況。
既然是測試處理器主頻、核心數與Revit應用之間的關系,那么我們首要做的必然是要進行變量控制,因此在選擇其它硬件時,我們統一為各平臺配置了32GB內存以及英特爾900P固態硬盤,容量均為480GB。
本次測試主要通過打開主模型文件耗時(216MB)、鏈接其它模型文件耗時(共621MB)、隱藏耗時、及渲染耗時四個項目,來判斷各項應用與處理器主頻和核心數的關系。最終的測試結果如下:
Revit打開主模型文件測試
Revit鏈接其它模型測試
Revit文件隱藏測試
Revit文件渲染測試
綜合四項測試結果來看,能夠明確以下信息:Revit軟件本身對于處理器主頻的依賴性要大于核心數。
本次測試選用的三款酷睿i9平臺與酷睿i7 8700K相比,都是核心數量多而主頻/睿頻相對較低。酷睿i9 7900X主頻3.3GHz、睿頻4.3GHz,是一顆10核心20線程處理器;酷睿i9 7960X主頻2.8GHz、睿頻4.2GHz,是一顆16核32線程處理器;酷睿i9 7980XE主頻2.6GHz、睿頻4.2GHz,是一顆18核36線程處理器;而酷睿i7 8700K是一顆6核12線程處理器,但其主頻為3.7GHz、睿頻可達4.7GHz。
在內存、硬盤等硬件保持相同規格的情況下,多核心處理器平臺執行任務的耗時更長,也就意味著主頻更高的酷睿i7 8700K處理器在Revit任務執行中更占優勢。因此如果是為Revit環境配置電腦的話,選擇高主頻處理器帶來的收益會比多核心處理器帶來的收益更大一些。
雖說Revit對高主頻的依賴性大過對核心數的依賴,但不可否認的是,在非Revit環境下,多核心處理器在圖形渲染效率上往往更為顯著。
·多大內存最具性價比?
探明Revit與處理器主頻和核心數之間的關系之后,接下來我們重新搭建了五個新測試環境以探索內存、硬盤對Revit應用的影響,以及各類硬件之間在Revit應用過程中的性能權重關系。新平臺分別包括酷睿i7 8700K、酷睿i7 7800X、酷睿i7 7740X三顆新處理器,以及酷睿i7 5775C、酷睿i7 5820K兩顆老處理器。
內存分別選用32GB和64GB;
顯卡均為NVIDIA Quadro P2000專業圖形顯卡;
存儲方面我們分別引入了英特爾傲騰16GB內存+希捷1TB的方案,同時也引入了英特爾600P M.2固態硬盤、英特爾傲騰900P固態硬盤三種方案。而在兩款老平臺上選擇了英特爾535 M.2接口固態硬盤的方案。
該環節我們進行了Revit軟件的三項測試,包括:打開主模型文件耗時測試、鏈接其它1個模型耗時測試以及渲染成繪圖文件耗時測試。
首先我們來看測試結果,之后我們再來分析內存和硬盤與Revit應用之間的關系。
Revit打開主模型文件所用時間測試
Revit鏈接其它1個模型所用時間測試
渲染成繪圖文件所用時間測試
通過測試結果我們可以明確以下幾點信息:
其一,在“渲染成繪圖文件所用時間測試”中可見,8GB內存平臺由于無法執行渲染任務而并未測出成績,也就是說,如果使用Revit執行渲染操作的話,不能選擇8GB內存,而要選擇容量更高的內存才能順利完成渲染任務。
其二,在打開主模型文件耗時這項測試中,擁有傲騰900P固態硬盤的平臺都取得了最佳成績,這說明Revit模型文件打開速度主要受硬盤讀取速度影響,傲騰900P出色的讀取性能使其在這個環節上更有優勢。不過在鏈接與渲染兩項測試中,傲騰900P的必要性就沒那么大了。
其三,在鏈接和渲染測試中,傲騰16GB內存+希捷1TB機械硬盤的組合方案所達成的效果也非常不錯,考慮到傲騰900P的價格,顯然傲騰16GB內存+希捷1TB機械硬盤的方案更為經濟實惠。不過綜合測試數據來看,無論是傲騰900P還是傲騰內存,都可以說是BIM的加速器。
其四,綜合三項測試可見,32GB內存與64GB內存對Revit主要應用的影響并無決定性作用,因此32GB內存可以說是性價比最高的解決方案。
其五,本次測試中,4核8線程的酷睿i7 7740X憑借4.3GHz主頻/4.5GHz睿頻取得了最好的測試成績。再次證明Revit軟件對高主頻的依賴性。
·測試小結:不同應用下硬件性能權重關系
那么在Revit各項任務中,處理器、內存、硬盤、顯卡之間的性能權重關系是怎樣的?這些硬件對于Revit打開、鏈接、剖面、三維以及渲染這些最為常用的任務的影響是怎樣的呢?
在總結了更多測試數據之后,我們對硬件彼此之間的權重關系做了梳理:
不同應用下硬件性能權重關系(從左到右依次遞減)
從硬件性能權重關系可以看出,Revit軟件大多數任務對主頻有更高的依賴性,因此像酷睿i7 8700K、酷睿i7 7740X這些高主頻處理器在測試中就更占優勢。此前提到,雖然酷睿i7 7740X憑借高主頻在本次測試中表現最好,但需要說明的是,由于該平臺停產在即,因此第八代酷睿i7 8700K無疑是更好的選擇。
另外如果給Revit用戶或建筑行業用戶推薦配置的話,可以參考下表所示配置:
Revit軟件推薦配置
·結語
現如今,BIM被廣泛應用于建筑行業之中,在設計、施工、運營階段都給設計行業帶來了效率上的提升。不過正如我們此前所提到的,BIM應用中,設計環節占比最大,因此提升設計環節的效率,對于BIM在建筑行業中的應用同樣也有巨大的提升。相輔相成,BIM被廣泛應用,也意味著英特爾所倡導的專業設計師PC擁有了更為廣闊的用武之地。
根據本次測評結果來看,建筑行業應用最為廣泛的Revit軟件是一款針對處理器核心頻率優化的軟件,因此在選擇相應的BIM電腦設備時,處理器方面最好選擇如酷睿i7 7740X、酷睿i7 8700K這樣的高主頻處理器。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為了保證軟件運行的穩定和和最大限度的任務執行能力,在內存選擇上不要使用8GB及以下內存配置,我們實測最具性價比的內存配置為32GB,64GB對整體效率的提升并不明顯。
此外從實測來看,英特爾傲騰+機械硬盤的解決方案同樣值得關注,相對于傲騰900P、600P等解決方案來說,傲騰+機械硬盤的方案整體成本上要更低一些;不過傲騰900P、600P、535固態硬盤方案也是不錯的選擇。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