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電腦來說,CPU是最核心的硬件之一,相當于人體的大腦,它決定著一臺電腦的運算速度,無論是臺式機還是筆記本,CPU的選購至關重要。相信大家對CPU還不是很了解,下面武林網分享一下CPU知識科普最新全面講解,想要學習CPU知識,這篇絕對是電腦小白必讀的CPU基礎知識大全。
電腦小白必讀的CPU基礎知識大全
目前市場上,CPU主要是intel和AMD兩大陣營,其中intel市場份額最大,也是CPU界龍頭老大,自從AMD推出銳龍處理器之后,各項性能指標開始標上Intel平臺,并且走性價比路線,如今相比intel平臺差距在不斷縮小,兩者各有千秋,所以目前無論選擇intel還是AMD處理器,都是不錯之選。
第一章節:CPU型號命名規則知識
我們在CPU型號命名中,也可以得到一些參數信息,例如CPU屬于什么級別,是幾代產品,CPU是否支持超頻,是否內置了核心顯卡,都可以在CPU型號中看出。
我們拿幾個intel CPU型號舉個例子:
注:對于intel CPU而言,只要CPU型號不帶F后綴,均內置核心顯卡。
型號為intel酷睿i7-12700KF,intel為品牌,酷睿i7定位高端級別,12為代數,說明是第12代CPU,700數字越大性能越高,KF為支持超頻并且無內置核心顯卡。
型號為intel酷睿i7-11700K,intel為品牌,酷睿i7定位高端級別,11為代數,說明是第11代CPU,700數字越大性能越高,K為支持超頻不帶F后綴型號說明內置核心顯卡。
型號為intel酷睿i5-9400F,intel為品牌,酷睿i5定位中端主流級別,9為代數,說明是第9代CPU,400數字越大性能越高,F說明是無內置核心顯卡。
型號為intel酷睿i3-8100,intel為品牌,酷睿i3定位中低端主流級別,8為代數,說明是第8代CPU,100數字越大性能越高。
需要注意的是,例如型號為intel酷睿i5-750,如果看見三位數的,千萬不要認為是7代產品,只要是三位數的就是第1代CPU,七代CPU為四位數,例如i5-7500、i7-7700。
AMD型號也舉幾個例子:
注:AMD銳龍基本全系CPU均無內置核顯的,只有型號后綴帶G的才內置核顯,后綴帶G一般是APU。此外AMD早期的命名很亂,基本沒有規律,我們這里主要以銳龍系列開始講解。
型號為AMD銳龍R7 5800X,AMD為品牌,銳龍類似于intel的酷睿,R7定位高端級別,類似于intel的i7定位,數字5開頭,代表5000系列,屬于第四代銳龍,800數字越大性能越高,X代表支持XFR技術的處理器。
型號為AMD銳龍R5 5600G,AMD為品牌,銳龍類似于intel的酷睿,R5定位高端級別,類似于intel的i5定位,數字5開頭,代表5000系列,屬于第四代銳龍,600數字越大性能越高,后綴G代表內置核顯,一般都是APU。
型號為AMD銳龍R5 3600,AMD為品牌,銳龍類似于intel的酷睿,R5定位中端主流級別,類似于intel的i5定位,數字3開頭,代表3000系列,屬于第三代銳龍,600數字越大性能越高。
型號為AMD 銳龍R3 3100,AMD為品牌,銳龍類似于intel的酷睿,R3定位中低端級別,類似于intel的i3定位,數字3開頭,代表3000系列,屬于第三代銳龍,100數字越大性能越高。
intel酷睿i3、i5、i7、i9分別定位中低、中端、高端、旗艦,定位分別對位AMD銳龍R3、R5、R7、R9,這個定位只僅限于相同代數中的級別,無法用于不同代的級別定位,為什么這樣說,因為每一代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性能提升,就拿12代中定位中端主流的i5 12600K來說,性能完全可以秒殺11代旗艦級i9-11900K,但是i9-11900K在11代CPU中的性能算是最高的并且定位旗艦級的,AMD也是這樣,所以對比CPU的性能高低,不能只看i3、i5、i7還是i9,因為新一代的架構與制程工藝對CPU的性能還是蠻大的,文章后面我們會對CPU架構簡單科普一下,而對于小白來說,最直觀的判斷CPU性能高低最好的方法就是查看CPU天梯圖。
其實新一代的i3性能完全不俗了,就拿十代酷睿i3 10105來說,性能完全可以略超七代酷睿i7 7700,i3只是酷睿中最低級別,還有定位入門級的,那就是奔騰,最次賽揚,例如十代奔騰G6405,十代賽揚G5920,我們看到G開頭的命名一般都是奔騰或者賽揚系列CPU,此外AMD也有定位入門的CPU,那就是速龍,型號例如速龍3000G,類似于intel的奔騰級別CPU。
臺式機CPU型號后綴含義:
K:intel CPU后綴,支持超頻且內置核顯的CPU型號,舉例型號:i5-12600K、i7-12700K;
F:intel CPU后綴,無內置核顯,舉例型號:i5-11400F、i7-11700F;
KF:intel CPU后綴,支持超頻且無內置核顯的CPU型號,舉例型號:i5-12600KF,i7-12700KF。
T:intel CPU后綴,低功耗版,相同型號下功耗更低,性能也差一些,舉例型號:i7-10700T;
X/XE:intel CPU后綴,至尊旗艦級,舉例型號:i9-10980XE。
KS:intel CPU后綴,例如i9-9900K和i9-9900KS,i9-9900KS出廠的主頻要高于K,也可以理解為官方超頻版,提升了主頻,舉例型號:i9-9900KS。
G:AMD CPU后綴,屬于APU,內置強大的核顯,舉例型號:R5 5600G、R7 5700G。
X:AMD CPU后綴,不同于intel CPU的X后綴,帶X結尾是指支持XFR技術的處理器,XFR是一種超頻技術,是在Boost加速頻率的基礎上允許再次超頻運行的一種技術,這個技術能讓頻率隨不同散熱解決方案(風冷/水冷/液氮)而升降。
XT:相當于不帶T的加強版,也可以說是特挑體質版,相同型號下XT比X性能略有提升,舉例型號R9 3900XT、R7 3800XT、R5 3600XT;
筆記本移動版CPU型號后綴含義:
U:低電壓,性能弱些但功耗低,通常出現在輕薄本中,舉例型號:i7 10510U,R7-5700U;
H:標壓,性能強,通常出現在游戲本中,舉例型號:i5-11300H、R5-5600H;
Y:超低電壓,性能很弱功耗非常低,通常出現在輕薄本中,舉例型號:i3-10110Y;
HK:一般使用在intel高端發燒級CPU上,可超頻,舉例型號:i9-11980HK;
HX:一般使用在AMD高端發燒級CPU上,至尊版,舉例型號:R9-5980HX;
G:G1、G4以及G7等,G后面的數字表示核顯性能強弱,數字越大代表核顯性能越強,通常數字小于4的是集成的普通超高清(UHD)核顯,大于等于4的是集成的高性能銳炬(Iris)核顯。intel移動版CPU后綴,舉例型號:i5-1155G7、i3-1115G4、i3-1005G1;
HS:相當于H功耗略低,通常出現在輕薄全能本,性能較強,舉例型號:R7 5800HS、R5 5600HS;
HQ:標準電壓,Q板載四核,早期的老后綴,舉例型號:i7-7700HQ;
MQ:標準電壓,Q插拔四核,早期的老后綴,舉例型號:i7-4810MQ;
M:早期后綴M就是移動端CPU,只是為了與臺式機區別開,舉例型號:i7-2620M。
第二章節:CPU架構、主頻、核心、線程、緩存等知識科普
1、CPU架構
CPU架構就是體系結構,是CPU制造商為屬于同一系列的CPU產品提供的規范,一般不同品牌(intel和AMD)或者不同代數,產品的架構也是不同的。intel和AMD會不斷推出新一代的CPU,架構也會隨之改進與升級,一般來說,CPU架構越新性能越好,我們可以理解為新款汽車發動機,在老款的汽車發動機的基礎上進行改進升級,讓新款的發動機性能更加優越,并且更加省油,所以架構的改進與升級對CPU性能的影響巨大。
關于全新的混合架構,也廣稱為“大小核”設計,你可以理解為一個CPU中有兩個架構核心,其中大核為主導性能發揮的性能核,稱之為P核,主要側重于游戲與生產力工具的重負載大型應用。小核主要針對的是能效表現的能效核,稱之為E核,主要增加了多線程吞吐的承載能力和后臺管理。
2、制程工藝
制程工藝是指制造CPU時的集成電路精細度,工藝制程越先進,就能縮小晶體管的體積,相同面積的晶圓就能集成更多的晶體管,從而提升性能,同時有效降低處理器功耗和發熱量,在架構上也得到進一步升級。例如28nm、14nm、10nm、7nm(納米),一般來說這個數字越小代表制造精度越好。
3、頻率
CPU頻率就是內核工作的時鐘頻率,我們可以理解為CPU運算速度,頻率相當于人的力量,頻率越高,那么力量(性能)則越大。當然頻率只限于與同代CPU相比,由于架構不同的影響,例如intel 12代Alder Lake架構相比11代Rocket Lake架構在IPC性能提升了19%,也就是說12代和11代CPU在相同頻率的情況下,性能提升了19%。
CPU頻率為主頻和睿頻,CPU主頻就是基礎頻率,一般是我們在輕度使用電腦的工作頻率,而睿頻就是最大頻率,一般在高負載運行的CPU頻率,例如在玩大型游戲或者運行大型應用軟件的情況下。睿頻可以智能調節頻率、電壓來自動提升性能,CPU會根據當前的任務量而自動調整處理器主頻,從而重任務的時候以發揮最大的性能,而輕任務的時候會發揮最大的節能優勢。而超頻需要人為干預,在BIOS中人為提高CPU的外頻或倍頻,并讓其在高于其額定的頻率狀態下穩定工作,能夠讓cpu發揮更強大的性能,榨干CPU的全部性能,一般超頻性能提升在5%-10%左右,需要主板和CPU支持超頻才可以實現,還需要更好的散熱條件,但是超頻是有一定的CPU損壞風險,如今CPU性能過剩的年代,沒有必要考慮,畢竟超頻導致的CPU損壞是無法質保的。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