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總是看到有人教用低格方法來修復有壞道的硬盤。我個人認為這不是個好方法,有時可能還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壞結果。從我實際經驗看,低格程式是為廠商設計的,而非一般用戶。而非常多人看到自己的硬盤有壞道就想用低格來修復,在理論上來看是可能的,但硬盤的壞道的性質到底是什么起著決定作用。如果是物理損傷,用一百次低格也沒有用,因為硬盤可不是什么泥土塊,有了裂痕再把他揉揉就好了。所以低格根本不起作用,如果盲目的使用低格程式,就會適得其反。低格把原有的分區全部刪除,而壞道還是存在,再次分區就可能把原來的壞道分在兩個或幾個,雖然可能一時看不出,系統也暫時檢不出,但壞道是會擴大的,象傳染病蔓延,如果有重要的資料存儲在表面上看暫時還好的扇區,一旦發作就慘了!
我個人維修經驗來說有物理壞道的硬盤沒做低格的壞道蔓延的速度要比做低格的要慢,而且即使擴散也只在壞道的周邊,而用低格的可能就要“滿地開花”了!另外,我還想指出的是要區分低格程式和硬盤修復程式的差別。不要把所有低格程式和硬盤修復程式等同。各家大的硬盤廠商都會為其用戶提供檢測和修復程式,能讓用戶了解硬盤壞道的性質和損壞程度,希望各位在硬盤有壞道時先做必要的檢測。可能有人會對我的看法有異議,如果是正確的我一定接受。我曾多次到美國昆騰總公司維修工廠參觀,在里面大都用測試程式先檢測,然后再送回工廠,居然沒有用低格的,如果一個低格程式就能修復壞道,那我看維修部就能關門了,也沒有那么多要返修的硬盤了。因為低格只對1G以下的硬盤有用,大家對低格的誤解也就由此產生,因為以前低格確實是有用的,原因為什么,我以后再講。
一旦SCANDISK提示你有了壞道,首先呢,當然是結束SCANDISK的工作,因為這根本不是這白癡程式所能解決的,讓他一個個百分點的執行簡直是浪費生命。最重要的是讓各品牌硬盤自己的自檢程式進行完全掃描。注意,別選快速掃描,因為他只能查出大約90%的問題。為了讓自己放心,在這多花些時間是值得的。
由于,邏輯壞道只是將簇號作了標記,以后不再分配給文件使用。因此理論上只要格式化就能了。但為了防止格式化可能的丟棄現象[因為簇號上已作了標記表明是壞簇,格式化程式可能沒有檢查就接受了這個“現實”,于是丟棄該簇],最佳還是重分區,使用如IBMDM之類的軟件還是相當快的,或GHOST覆蓋也能,只是這兩個方案都多多少少會損失些數據。
附帶說一下,非常奇怪不少人認為解決邏輯壞道的方法就是低格。說起來就是低格萬歲,低格萬能,低格一句頂一萬句。其實,低格是最爛的方案。!而且低格相當的費時間,我以前花了大約2個小時才低格了一個1G的硬盤,目前的硬盤20,30G都是極平常的,真不知道要花多少時間!特別是一旦啟動了低格程式,就不能中途放棄了,一旦放棄,你手上的硬盤可就只是個“半成品”硬盤[硬盤不會壞,但連磁道,交叉因子都沒設定的硬盤是還沒下生產線的貨色]。
總之,再次警告IBM硬盤的用戶如果你的硬盤壞了萬萬不能低格,基本上100%沒有效果,因為這個問題,我以前有專門的文章,寫IBM硬盤故障的原因分析,文章非常長,是我維修的心得,但最近網友給我的硬盤有幾塊都沒修好,問題是都低格過,我真不知道說什么好,IBM的盤低格根本不認簡直都是白癡,我寫過多少遍了,四門貼告示《不識字的太多了,IBM的盤一低格后盤體交錯因子全完了,全是壞道我渾身都起雞皮各打了純粹自殺還問為什么不能修了,因為出問題的盤,后來IBM的低格對這款盤都不支持IBM的低格只對4.3G的硬盤能用。
另外富士通的盤也不能低格,一格就完基本沒救這都是我血的教訓,各位網友的心情我理解請勿自誤!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