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行管損壞是維修顯示器時最常見的問題,而屢壞行管更是令人頭疼的一件事,那么發生問題的根源何在呢?本文就此談一下我在維修實踐中對此問題探索和總結。
一般來講造成行管損壞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1.行管質量有難以預見的缺陷,使用中自然損壞。
2.逆程電容容量減小或開路使行逆程脈沖幅度異常升高。
3.行電源電壓過高使行逆程脈沖幅度異常升高。
4.行負載短路、漏電引發的過流,這里的行負載是指行輸出變壓器、偏轉線圈、S校正電容等元件。
5.行頻過高或過低。
6.行激勵不足。
7.行阻尼二極管特性變壞。
8.人為因素。
在實際維修中第1種情況是造成行管損壞的主要原因,一般更換行管即可。我見到的第2種情況引發故障的多是逆程電容開焊造成的。5、7種情況實際很少發生,這里就不講了。第3種情況引發行管擊穿較多,特別是采用降壓型DC/DC變換電路的行二次開關電源的尤為突出。當這種電源的開關管擊穿時,行管往往因為行電壓過高而擊穿,而且當行管擊穿后也會造成開關管因過流而損壞,兩者互為因果,相輔相成,檢修時要一一檢查,不可遺漏。值得注意的是當行電源開關管損壞后測量的結果并不都是擊穿,個別會表現為D、S極導通壓降增大,如不換下也會屢燒行管,我就見過這么一臺Apple顯示器,換了IRF9630才好。再有降壓型行二次開關電源的儲能電感線圈也可能因燒毀而使行電壓異常升高,從而損壞行管(有一階段飛利浦顯示器批量損壞這個電感,但好象行管沒損壞,可能電路保護設計得好吧)。關于第4種情況首先要說明的是顯示器的行輸出變壓器工藝要求要高于彩電行輸出變壓器,損壞幾率相當低,不應動不動就判定行包損壞。從我接修的大量顯示器看,很多維修人員并不清楚這一點。判斷行輸出變壓器損壞要慎重,因為顯示器行輸出變壓器不但價ge較貴而且不易購到,當然行偏轉線圈更是如此。一般多頻顯示器中至少有兩個S校正電容,我們可以依據位置的不同可以分別稱之為上S校正電容、下S校正電容。實踐中我發現下S校正電容損壞較多,此時行幅多會發生變化。當下S電容擊穿、漏電時行幅變寬,行電流增大,行管工作溫度上升,長此以往行管會熱擊穿。當然行幅調整管、下阻尼二極管擊穿也會造成同樣問題。
我在實踐中發現第6種情況引發問題的幾率很高,第8種情況則不易讓人想到。行管的工作溫度與它的基極激勵狀況息息相關,我曾用示波器觀察過ADI、PHILIPS、EMC等多種顯示器,發現PHILIPS顯示器行管的激勵波形近乎完美(相對而言),其工作溫度始終不是很高。從實踐中看PHILIPS顯示器行管的問題較少,相比之下同檔次的ADI則行管激勵波形不是很好,工作溫度較高,行管的損壞明顯偏多。這可能是近水樓臺先得月吧,因為象BU2508、2520、2522就是PHILIPS的產品。一般設計為了讓行管的飽和截止迅速完成,常在行管與行推動變壓器間的限流電阻上并聯一個電容及一個反向的二極管。通常這個電容是有機性的電解電容,容量從幾?到幾百?,隨著使用時間的增加這個電容會出現損耗增加、容量縮減(當其損壞后用指針萬用表通常是測不出來的,一般用數字萬用表電容擋較易發現問題。這是因為電容的容量就是采用交流電(好象是1KHz吧)測出的,電容的工作是與頻率息息相關的,這些壞電容一般都是高頻特性變壞,在低頻電路中未必不能使),行管因為工作條件變壞而劇烈發熱,最終熱擊穿。而PHILIPS電路中也有加速電容,但那是一只小容量的無機性電容。檢查這類問題使用示波器是必要的,但值得注意的是每一種顯示器的波形是有差異的,不能生搬硬套。以個別EMC顯示器為例,它的波形幅度會小些,但不會影響行管的正常工作,為了不走彎路要多積累些實測數據。在選取電解型加速電容時,如果原位置允許的話,應盡量采用體積大、耐壓高的、工作溫度高的,并且要避開發熱源。這是因為它工作在高頻狀態下要求嚴ge,如果你摸一下工作中的它,你就知道它本身可能就很熱。下面談一下第8種情況,我常常在報刊上看到有人采用彩電行管上到顯示器上,我總想問:這能修好嗎?我就有過用BU508當顯示器行管的經歷,那次大約兩個小時后BU508因發熱嚴重而擊穿,不得已將僅有的一只BU2508換上去,長時間工作只是微溫。對此的詳細分析請大家不妨參看電子工業出版社的《新型顯示器電路分析》一書第228頁至232頁,還有該社更早出的一本書,大概叫《長城顯示器電路原理與維修》吧。這里我想說另外一件事??小心你的行管有假。5年前我曾從廣東某公司郵購了幾只C4769,上機后發現劇烈發熱。檢查一番后開始懷疑C4769是假的,遂與真品仔細對比。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五只管子中有四只表面打磨過,真品的字跡是印上去的,而假的居然是激光刻字的!前年我買了20只BU2520DF,上機后又發現劇烈發熱的問題,激勵波形明顯幅度不足。這回首先想到的就是:又遇到假貨了。在與真品作外觀比較時竟沒發現破綻,用萬用表測量發現這種BU2520DF的b-e極之間沒有幾十?的電阻。從此我便更注意觀察市場上的假行管了,令人驚奇的是哈爾濱電子市場上賣的顯示器用行管假的占了絕大多數,真品甚少。作假手段以打磨為主,但也有“有所突破的”,以假C5250為例,表面與真品是一樣的,但引腳明顯要寬。現在哈爾濱電子市場上已經幾乎見不到真的BU25XX系列行管了!以是否是激光刻字作為判斷正品的依據早已過時,現在各大城市都有賣激光刻字機的!由于我經常戳穿賣假件經銷商的小把戲,所以與我熟識的高老板笑稱我為刁民。有感于此,我要對眾奸商說:你們辛苦了。
下面是幾個我在實踐中遇到的實際例子,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例1一Wanstrow1428顯示器無光柵,經查行管擊穿。將行管更換,數天后行管再次擊穿。檢查電源電壓沒問題,再次上好行管,加電后密切關注行管的溫升。發現其短時間內劇烈發熱。懷疑行激勵不足,測量串聯在行推動變壓器與行管基極的加速電容,發現其容量由10?下降為1?。將其更換,行管溫度正常了。
實例2一LEC1428顯示器行管擊穿,更換行管后交付用戶。大約半個月后用戶又將該機返回,經查發現還是行管擊穿。這次將檢查范圍擴大,逆程電容、S校正電容、行輸出、行電源電壓都沒見異常。再次更換新行管,加電,行可以工作,但行管溫度明顯高一些。用示波器測行管的B腳,波形稍顯模糊。在檢查行推動級時無意中測了T601的12V端,發現竟有明顯波形,這是不正常的。檢查行推動級退耦電容C614(100?25V),發現其容量僅0.2?。更換后12V端波形相當微弱,而行管的B腳波形變得清晰,上升沿、下降沿“干凈利索”,長時間工作溫度僅是微溫。本例也屬于行激勵不足,從例1、例2可以看出此類故障的典型特點是:不是馬上燒行管,但行管工作溫度偏高,時間長了行管最終因過熱而損壞。這一問題在飛利浦大屏上發生的也是較多的。
|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