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升級的個人看法之補充
2024-06-09 17:59:20
供稿:網友
軟件升級的個人看法之補充
軟件升級在前面一篇文章我已經討論過,由于在計算機軟件里面沒有軟件升級這個概念,因此作為計算機軟件一個分支的手機售后的各種軟件服務項目怎樣進行定義和辨別,的確成為一個問題。經過多方查證,其實計算機軟件里面把軟件的售后服務稱為“軟件的維護”,從名稱就可以很容易地理解,軟件的維護和我們平常所說的設備維護等應該具有同樣的內涵。因此,我將從計算機軟件的維護角度來分析手機軟件的維護(也就是手機售后的軟件服務)。
一、軟件的維護
在計算機軟件的維護中,重點是進行軟件維護的必要性、軟件維護的種類和提高軟件的可維護性三個方面,雖然這些概念里面的一些內容和手機軟件沒有多大關系,但大多數內容可以說也對手機軟件的維護同樣有用,下面我就從這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1.進行軟件維護的必要性
軟件在運行過程中,會暴露出一些錯誤和缺陷,因此軟件維護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概括起來,進行軟件維護的主要原因有:
(1)對在運行過程中的某些特定條件下暴露出來的程序錯誤和設計缺陷做修改;
(2)由于軟件的運行環境發生了改變,則需要修改軟件以適應新的工作環境;
(3)為增加新的功能,提高軟件的性能而修改軟件。
從上面總結的原因看,原因(2)和手機軟件的關系不大,主要原因是手機是屬于大批量流水線組裝作業,很多零部件都是外委加工和采購來的,手機一旦定型生產很難在硬件上做比較大的更改,因此不存在手機軟件工作環境改變的情況;而原因(1)和(3)可以說是目前手機軟件維護最主要的原因,也是前文提到的手機售后的軟件服務中軟件補丁和軟件升級的根本原因。
2.軟件維護的種類
根據軟件維護目的的不同,軟件維護可分為四類。不同類型的軟件維護,其維護策略也不同。
(1)糾錯性維護:主要針對在測試階段未能發現的,在軟件投入后才逐漸露出來的錯誤。對這類錯誤的測試、診斷、定位、糾錯以及驗證、修改的回歸測試過程稱為糾錯性維護。
(2)適應性維護:適應性維護就是要使運行的軟件能適應運行環境的變動而修改軟件的過程。計算機技術發展日新月異,隨著信的計算機硬件系統的不斷發展,新的操作系統或操作系統的新版本回不斷推出。此外,外部設備和其他部件也要經常修改和改進,為了使應用軟件在與開發環境有很大差異的實際環境中運行,需要不斷地進行適應性維護。
(3)完善性維護:當一個軟件系統投入使用時,用戶會根據應用發展的實際情況提出增加新的功能,修改已有功能以及一般的改進要求或建議。為了滿足這些需求,而進行的工作稱為完善性維護,完善性維護是維護工作中最主要的部分。
(4)預防性維護:預防性維護是為了進一步改善軟件的可靠性和易維護性,或者為將來的維護奠定更好的基礎而對軟件進行的修改過程。
從上面的介紹可以看出,適應性維護是針對前面提到的軟件維護的原因里面的(2),前面已經闡述這一點對于手機軟件來講沒有多少意義。預防性維護對于目前的手機軟件維護來講也沒有多少實際意義。那么,手機軟件的維護重點就是糾錯性維護和完善性維護。
糾錯性維護,從定義中可以看出,是針對軟件中的錯誤進行修改的一個過程,這個和我們以前一直提到的軟件補丁是一個意思。在前文曾經提到,手機軟件里面的軟件補丁就是專門針對手機軟件里面的一些設計上的BUG或者漏洞,對進行軟件部分的修改,以消除這些BUG和漏洞,因此可以說手機軟件里面的軟件補丁就是軟件維護里面的糾錯性維護。
完善性維護,從它的定義里面已經清楚地表明了它的含義:增加新的功能或者說對已有功能改進。這個和前文提到的軟件升級的意思不謀而合,軟件升級的最關鍵一點就是“增加新的功能”,這也是軟件升級區別于軟件補丁的一個重要標志。所以,我們說的軟件升級其實從軟件維護上講就是完善性維護。
從上面的定義和分析可以看出,手機軟件補丁和軟件升級分別對應軟件維護中的糾錯性維護和完善性維護,軟件補丁的特點就是糾錯(改正軟件中的錯誤),功能沒有改進或者增加;而軟件升級的特點就是增加新的功能。因此它們在軟件服務中的概念是不一樣的,有著本質的區別,我們不能把它們隨意混為一談。
而且,從上面的介紹可知,完善性維護是軟件維護中最主要的工作,那么軟件升級就是手機軟件服務中最主要的工作,因此,相比較而言,軟件補丁(就是糾錯性維護)的重要性自然就要比軟件升級差一點,它帶給用戶真正的實惠顯然要比軟件升級少。
3.提高軟件的可維護性
軟件的客維護性是指糾正軟件出現的錯誤和缺陷,以及滿足新的要求進行修改、擴充或眼所的容易程度。軟件的可維護性是軟件開發階段各個時期的關鍵目標。
通常可以用可理解性、可測試性、可修改性、可靠性、可移植性、可使用性和效率這七個特性來衡量軟件的可維護性。對不同類型的維護,這七種特性的側重點不同:糾正性維護側重可理解性、可測試性、可修改性、和可靠性;適應性維護側重可修改性、可移植性和可使用性;完善性維護側重于可使用性和效率。
對手機軟件來說,提高軟件的可維護性實際上就是提高手機軟件在售后服務時的可更改性,如果設計者在設計手機軟件時能夠充分考慮和提高這種性能,那么對于用戶來講,就可以在購買手機后帶來很多方便和獲得一些額外的功能。需要注意的是,在所有維護方法中,只有完善性維護側重的是效率,這也標志著完善性維護(也就是軟件升級)的重要性。軟件升級其實帶給大家新的功能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使用的效率(沒用的功能也不會被考慮增加進去),這是其他軟件維護所沒有辦法達到的。
二、總結
1.軟件升級和軟件補丁從計算機軟件維護的理論上看,是有依據可查的,是用戶在購買手機后就本來應該享受到的,不是生產廠商施舍的;(注)
2.軟件升級和軟件補丁這兩種服務是有明顯的區別和各自特色的,不能夠把它們隨意混為一談;
3.軟件升級在軟件服務中應該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軟件補丁只是起到一個補充的作用,并不是重點;
4.一些生產廠商或客戶服務中心,為了降低生產成本、增加利潤,正是利用了廣大消費者對手機軟件服務的概念和內容的不了解,故意混淆軟件升級和軟件補丁(也就是完善性維護和糾錯性維護)的概念和內容,把最重要的軟件升級給拋棄掉,對消費者只提供軟件補丁這種只起到次要作用的服務,卻宣稱進行了所謂的“軟件升級”。所以需要我們大家搽亮眼睛,仔細分辨哪些是真正的軟件升級(完善性維護),哪些是利用軟件補丁(糾錯性維護)來冒充軟件升級的。
注:現代生產管理中關于生產的概念里面這樣認為:生產過程的產出有有形產出(產品)和無形產出(服務)兩種。產出物提供給消費者的價值是滿足他們各種需要的效用。現代消費者需要的效用已不僅是滿足使用需要的核心產品(核心效用),還需要有反映在外觀、包裝、品牌上滿足其精神文化需求或個性化需求的美學效用(概稱實體產品)以及要求提供質量保證和技術服務,以維護消費者自身利益的效用。所以,我們在購買一個產品時,實際上已經購買了生產廠商應該提供給消費者的各種服務,這種服務是消費者應該享受的,而不是生產廠商施舍的。因此,我們購買手機的同時,也獲得了進行各種軟件服務(軟件維護)的權利。
后記:現在很多消費者對手機軟件服務(軟件維護)還不能正確地認識,往往容易被一些生產廠商和客服的宣傳所誤導,被他們用這些故意混淆的專業術語和名詞所蒙蔽,以為是一些約定俗成的東西,其實這些概念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實際運用中都早就已經被定義和區別。我只希望消費者都能夠提高保護自我利益的意識,擁有屬于消費者自己的權利。